荠菜煮鸡蛋

图文/莹盈水涧

清晨伴随着连绵不断的布谷鸟鸣声,无梦而醒。正值清明,布谷鸟就开始叫了,似乎比往年叫得要更早一些。南方的春,也已渐入暮时。布谷鸟的鸣声,于己倒也熟悉而又亲切,声声入耳畔,叫人心轻起一种莫名的时光温暖,岁月静好的感觉,是极好的。从布谷鸟的鸣声里,自然欣喜地开始这新的一天。

走进厨房,锅里剩下的荠菜煮鸡蛋,仍向空气里弥散出一股浓郁的青草气息,好闻的春天的清香气。昨儿个夜里,剩下的两枚鸡蛋,已经被浸染上荠菜青汁绿茵的色泽,就像一枚入味的茶叶蛋一样,此时的鸡蛋,才算得是正真的入了荠菜味了。所剩的两枚鸡蛋,是先生昨夜还没来得及吃下的属于他的那份。尽管自己的力荐,先生仍岿然不动:“我昨天还头痛来着,是不是刚过了一年,所以就失效了,头就痛了?你看你年年煮,我年年都吃,不是不想吃,我今天晚上,是真的吃得好饱了,吃不下了。”欣然地随先生的意,先生哈哈哈着,堆满岁月生起的褶子,却夹藏不住一脸孩子般的笑意。

连着好几个年头,我都在“三月三”这天,煮了荠菜煮鸡蛋。“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是自己带着湖南老家衡阳的民间风俗习惯,倚在这人间烟火里。人们说,农历三月初三,吃了荠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是不是真会头疼,这是自己所无法知晓的,但说用荠菜煮鸡蛋时,看着锅中汩汩冒泡,蒸腾起袅袅白烟,向空气里散发出那股熟悉而又亲切的清香气,直叫人心腾升起一股浓浓的乡愁意。

荠菜,在家乡衡阳,人们俗称“地菜”。山坡、田埂、地角、菜畦里,寻常可见。不用刻意寻觅,母亲在拾掇她的菜园子时,顺手就从杂草堆里,便可采得。小时候,农历三月初三这天,母亲也总是会用荠菜煮鸡蛋给我们吃。说是吃了不头疼,明目,对眼睛好...荠菜煮鸡蛋,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美味,可无论有何用意,有何妙意,于己而言,那只是一种来自母亲的情感表达,一种对我们的关爱方式罢了。然,生活里,时常有很多这样看似平凡不起眼的行为,却是有着不平凡的殊意。想来,这世间,有着无尽的美意,仅是全然凭着个人的心,去体会。

今年的三月三,难得的恰逢女儿在身边,也算得是时光里的一种幸运吧,恰好,自己也抓住了。先生忙碌加班,自己牵着女儿的小手,奔赴老广这方繁闹城里的自然一隅,和女儿沉浸在蔚为壮观的久阴逢晴的黄昏日暮里,踏着一片绿茵似毯的青青草地,踏着一片大好春光采回来一袋子的荠菜。此时,荠菜已着花,虽不甚齁嫩,不能像北方朋友所说的那样,用嫩嫩的荠菜包包子,包饺子,却是能极好地满足荠菜煮鸡蛋。然,自心底,亦是忽而地感受到一种传承的力量。

“三月三”也是自古就有所流传的。古时称“上巳节”。很多地方,至今也都仍流传着不同的民间习俗。浅知广西壮族的三月三,民歌节,吃五色糯米饭。在我的家乡,湖南衡阳,便是这荠菜煮鸡蛋了。地域不同,产生的人文风俗也尽不相同,而相同的是,人们对美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心,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祈愿,也莫不叫人珍惜本自丰富多彩的生活,亦是点燃起人心底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之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我家先生端上一钵热腾腾的完鸡蛋,一捞下面还有一堆绿色的草,先生看着我们娘三说今天是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好,下面的...
    南宫冰茹阅读 1,302评论 0 1
  • 又是三月三了,妈妈去野地里摘了不少细米菜(学名叫荠菜,其他名称为地米菜等),准备煮鸡蛋。这种野菜在春天几乎随处可见...
    木双夕阅读 1,535评论 1 3
  • 又是一个下雨天,每到春季,临近清明时节,雨水便开始多起来。 清晨,当我还处睡眼朦胧中,便听到隔壁邻居们,相约起了个...
    林诗安阅读 4,295评论 66 145
  • 老人们说:“三月三,鬼进湾(村),鬼见蛋,跑一万(里)。”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荠菜煮蛋。 最近,迷上了一款识花神器,...
    小罗罗同学阅读 2,749评论 11 9
  • [文字家园] “黄云满坞沙田稻,白雪漫山荠菜花”,果然呀!微微的晨风中,白色的荠菜花轻轻摇曳,恰似雪花儿翩翩起舞。...
    叮_咚阅读 1,902评论 1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