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闻凉
1
有大人在的场合里,我总是不知道说什么,斟酌着思考着就变成了欲言又止的沉默。
开口的寒暄,不过陈腔滥调,接着就是煎熬的你问我答。盗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十万个怎么样”——学习怎么样、工作怎么样、对象怎么样……诸如此类的,事无巨细到像是人口普查。
其实我们都明白,这样的询问是毫无意义的。
你能记住的有多少?
可能这次问过,下次还是会问“哎,现在在哪儿上班呢”。
它仅仅是一个形式,其意义就是证明我们是见过聊过的、我是关心你的、我知道你现在在哪儿工作,就是这样而已。
虽不喜欢这些敷衍的场合,可也能演技纯熟地扮演好一个听众。沉默地坐在一旁,脸上带笑,无论他们讨论的话题是否喜欢,都奉上嘴角不同程度开合的笑脸。
因为随着年岁渐增,也渐渐明白有时候热情是一种礼貌,与真诚无关,当然,有则更好。
亲近的叔叔婶婶们一直说我不如小时候那样活泼了,还说我以前叽叽喳喳特喜欢跟人说话,我只是笑笑,不说话。
说什么呢,我对那个吵闹的自己没有任何印象。
反倒是更清楚地记得那个沉默寡言、不知该如何吸引大人们注意力的小孩。她敏感、她拘谨、她被动、她会察言观色,她站在一旁,听他们讨论她家里的穷,听他们说她父亲不够能干,听他们炫耀自家又添置新的电器……
直来直去或许是他们那一辈人的说话风格,他们总是无所顾忌、无所避讳,又或者他们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也不会记得此时的内容,却不知道他们已无意间将一个孩子的脆弱心灵伤得体无完肤。
一个孩子最开始的自卑,大多是身边最亲近的人造成的,同样的,他的骄纵也是如此。
而之后在他漫长的成长过程中,这自卑都会伴随他。他会不断地自我安慰和自我折磨,以期在这之间找到夹缝能够自我和解。
做得好的孩子,会渐渐变得跟普通的孩子看上去没什么两样,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甚至在人群里更出众,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很多行为他只是在强迫自己那样去做罢了,那个沉默的自卑的小孩实际上还住在他的心底。
做得不好的孩子,就成了人们眼中的“异类”——孤僻怪异,性子沉闷,不会说话不会办事,可实际上他也不过是没走出当年的阴影而已。
2
然在与同龄人的相处中,我却常常扮演着发声的话语者。
他们时常能见到我大笑大闹的样子,跟在家里大人面前截然相反的性格。所以这两年即便我已经更习惯安静和独处的沉默,可一旦处于他们中间,为了不听到“你怎么变了”这样的询问,我还是继续扮演他们熟悉的模样。
实际若他们真的记得的话,最初与他们相识,绝不是我主动的结果,在感情上我总是有些被动的。
而之后的相处里,有一部分确实是我性格里难得的开朗,但更多的却是我害怕尴尬的场面,所以会不自觉地调动气氛。等到场面热闹起来了,他们欢歌笑语地热烈了,我又喜欢退出旁观,却常常于这样的热闹里,窥见这表象之下并不那么亲密的事实。
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我总是心存质疑。即便那俩人热烈到我愿意为你倾其所有的程度,我也仍然不能相信他们心底真的毫无距离和各自的小心思,我深知我没有恶意,甚至比一些人还要更有原则和善良一些,可是我无法改变我的这一点。
这一度让我对自己的性格厌恶,没有办法同别人真正亲密无间地相处,总像是天然的就隔了那么一道屏障,我怕他们跨过来看见真实的我,又怕始终没有人能看清我。
大二心理课上,参与心理老师的课堂活动,当时不过是出于好奇,而后听到老师对我的分析:“你处理跟别人的关系是像一个同心圆,一圈圈的按你认为的恰当距离给他们排列。当别人以为跟你特别亲密了,可她不知道,在你的心里你们始终是有距离的,她只是这个同心圆里最内的一层而已。我也是这种性格。”
那一瞬间,我有种被窥破心思的感觉,甚至在他询问我身边的室友的时候,下意识地想逃,所幸我的室友并不多清楚我,她是个真正单纯的人,绝不可能明白我复杂的性格,于是我才又镇定下来。
当老师又问我的时候,我只笑笑,并没有说对或者不对。
现在想想或许我还太年轻,还不敢如此坦诚地说出自己所隐藏的诸多复杂性格,因为并不见得所有人都能够明白和理解。
倘若不能,我不知该如何解释“我的同心圆”就等同于你的无距离,那时我或许将会被贴上某种标签,使我没有办法再安静地做个合群的人隐于他们之中。
3
如今,我更多时候是喜欢独处的,这让我内心愉悦。
我甚至曾偏执地认为:唯有独处的时候,每个人才能是被隐藏的自己,而此后与任何人,你都不是你,你是他们眼里的你。
但渐渐却明白,与人相处时自以为陌生的自己,实际上也都是自己,不过是有悖于想象里的自己。
我不知我的早慧是幸运还是不幸,它使我避免了一些年轻的冲动和叛逆,但也让我失去了许多孩童的天真和快乐。
有时会想,这样的性格到底是天生还是后天环境的造就,然而终究没有答案。
到现在见过很多的人,从他们身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有喜欢的有厌恶的。有些曾经让我无数次想过为什么不是他那样性格的,也有些让我觉得这辈子都要努力不要成为他那样的。
在这些交汇冲撞里,我反而逐渐能跟自己和解了。
我并不能完全填补那些性格上的残缺部分,也无法丢弃人性里的弱点,但是我可以更能看清它,正视它,而不再厌恶到小心地隐藏它、遏制它。
我也开始相信没有谁有完美的性格,我们都独一无二。而学会悦纳自己,取悦自己,丰盈自己的内心,从心出发遇见我们自己的幸福,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
我的沉默不会歌唱,但愿你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