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不得自己具体是怎么了解到意象对话的,印象中是在2021年春天,当时我在学习写作治疗,老师多次强调了意象对于写作的意义,我因此搜索了一些关于意象的资料,意象对话进入了我的视野,买了朱建军老师的意象对话的书,但看了一点之后,读不下去,没有读完。
后来在壹心理看到朱建军老师弟子开的一个释梦营,就参加了,释梦营的杨老师给我解了一个出生梦,她用了意象对话的技术,她让我和梦中的人物对话,我觉得很神奇,询问她有没有线下的意象工作坊,经由释梦营的杨老师介绍, 2021年7月我到杭州参加了意象对话初级班的培训,回来后参加了本地黄老师(珍珠级)的3个月意象对话小组,体验不是很好,再加上忙,当时参加的心理培训比较多,觉得累了,就中断了。写作治疗的学习一直在坚持,写作方面取得很大进步,自己在写影评书评方面取得了一些小成功。写作、阅读文学,意象是十分关键的东西,自己也很喜欢解读意象。
由于这个原因,今年3月突然想恢复学习意象对话了。又报名参加了黄老师的小组,报名了参加8月意象对话初级班的复训,同时重新拿起书本阅读,这一次读得很入迷,到后面都有点着了魔似的,放不下来,脑子里老惦记着。小组也更投入,这次几次小组都体验到巨大的恐惧,脚下充满黑色浓雾的悬崖,什么也看不见的黑洞。
今天在书中,当我读到这句话,心中有点豁然开朗:
意象对话中的恐惧,实际上是害怕面对自我,害怕了解自己的弱点,害怕正视自己内心的需求。克服这个恐惧,需要勇气,有时候比面对外在的危险的勇气还要大的多。( 第150页)
读完,我感觉到光亮照进了我的大脑,原来我的恐惧是因为害怕,脑子感觉轻松了不少。产生害怕说明随着心灵成长的深入,要触碰到的东西会越来越深。
另一句让我触动很大的话是:
意向对话是和心说话……解决它的问题需要理解,需要揭示真实,需要重复表达。一次表达是不够的,因为他表达不仅仅是要得出结论,表达是要消弭情绪,而一次往往是不足以消弭情绪的。(第158页)
由此我明白为什么朱老师的书有很多反复叙述的地方,为什么佛经有那多“车轱辘话”,为什么文科性质的文字有那么多的重复或者“变奏”。我以前会觉得它们言之无物,很不耐烦,觉得一件事情说完了,不就完了,怎么这么啰嗦,因为我是理工出生,训练的是理性思维,精准简洁、逻辑清晰、思路必须严谨。自己写作也是力求精简,追求极简主义。
现在明白心的语言与脑的语言是不一样的。那以后写心灵散文的话,就要试着把理科思维,放下一些,用心的语言反复说,下次来实践一下看看怎么样?
心灵成长的目的是增加心灵的弹性和灵活性,心、脑不是割裂的,它们是一体的,要在适当时候用到适当的语言,这也就是朱老师在第十章第十节说的“对立统一、两位一体”,也就是荣格说的完整性,儒家的中庸,道家说的阴阳相生,说来说去,最终大家说的都是一件事。
写完这篇,我感觉我可以把这本书先放一放了,用目前吸纳的一些东西,再来体验老师的小组,有需要的时候,再把这本书作为参考资料来翻读,或者作为床头书,随意翻阅也可以。
感谢自己一周多来的偏执和狂热,让我有了很多收获,有些是我意识到了的,有些是我没有意识到的,是在我的潜意识里的。
感恩自己,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正在阅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