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58期“秋”活动。

在以秋为题的古诗词中,其思想感情,不外乎一个“悲”字,有杜甫的古诗被称为七律第一的《登高》为证: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淸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悲”是全诗的点晴字眼,悲秋,借秋景之萧条,抒己之生活悲思。

秋思也即是愁思,马致远在小令《天净沙.秋思》里唱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凄凉秋天里的断肠人何其伤悲!

范仲淹又在《苏幕遮 . 碧云天》里写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如此凄美秋景,使得这相思泪,也在秋色里显得格外动人!

……

打开古诗词,写秋的名篇佳句不知多少,但相同的,都是围绕着一个“悲”字,为何在古人心中,秋天给人的感觉,只有悲伤呢?

秋天果真是令人伤感的季节吗?

校园里的八月桂子刚刚谢了葱茏,淡了芳香,九月中旬的芙蓉花立马接着开苞吐蕊热烈绽放。芙蓉花现在是校花中的主角了,食堂边的水池旁有一树,朵朵硕大红艳,与仍然翠绿的树叶对比鲜明;博学楼前的园圃中有一棵零星开着数朵;跑道处好像还有几株芙蓉树。总之,现在的校园,四处是芙蓉的倩影,桂子香已然消失了。

这些天,学生在准备秋季运动会了。许多班级一下课,就到操场上练舞了,那是为运动会开幕式作准备。瞧,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校服,做着整齐的动作,虽说不上优美,但却是活力四射。

远处的田野里,片片金黄的稻田,近边菜地里的白菜翠绿,萝卜菜也可人,辣椒稀疏了些,但还挂着些许……

看着这些秋景,心中有欣喜,有激动,哪来的伤怀?古人之思,从何而来?我想,可能是对于秋的不同时段而产生的吧。八、九月是在秋季生命旺盛时节,这时的秋天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我们所说的秋收,就是这个时间吧。而到了十月末,已是万物萧条了,忙碌的时光已过,人们便有了闲暇来悲秋了。

悲秋秋悲,是在这凄凉的秋天心里愈发伤悲罢了。心里悲伤,并非由于秋天引发,而是生活郁闷导致罢,或官场失意,或羁旅乡愁,这些压抑的情思,正如深秋万物肃杀之情,绵绵不绝。这是人心之所想,主观思绪。加上当时的客观情形是交通闭塞,科技落后,从而造成人们目光短浅,格局太小,对于生活中的挫折打击,只有悲伤无奈之情,纵想阅尽人间繁华,可能终其一生也未必成功。

现在,动不动就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什么心烦意乱,痛苦纠结,出去走走,就让风吹散了,让美景趣事消融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们也可以乘飞机上天,坐轮船下海,什么《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在今天已不是神话,人们眼界宽了,格局大了,不再伤春悲秋了,我们更相信事在人为,更相信人定胜天。

我想,古人之所以悲秋,究其客观原因,所见有限,格局小了,导致人只沉浸在个人的情感世界里吧。我们现代人,生活节奏如此快,哪有闲暇去感叹落花流水。因此,我们不再悲伤,既使在肃杀的深秋,因为我们明白:春夏秋冬不过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四季更替。我们坚信,万物复苏生长的春夏必将到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悲秋” 金秋九月,秋意也已渐浓。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的诗人学者,亦或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对秋天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悲凉...
    写你自己阅读 8,836评论 1 9
  • 01 宋玉和《九辨》 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出现了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家,他们都在屈原的影响下进行创作。他们都...
    玩哲阅读 10,922评论 6 73
  • 他,如漂泊浮萍;自烟云中走来,细数着大唐的繁华和颓废,以血泪撰写辛酸人生。 他,如苍鹰暮年,从离乱里退去,看尽了人...
    碧彧阅读 5,352评论 16 46
  • 雨陆陆续续下了一整天,出去的时候细雨秋风扑面而来,有一丝清凉。终于有秋天的感觉了。今年的秋天有那么一点晚,前几天满...
    贝壳0703阅读 1,657评论 4 6
  • 文/袁非 深秋时分,秋风起,秋雨渐凉。落叶结满愁绪,或黄或枯,纷纷告别枝桠,飘飘洒洒来到地面。人们仿佛同情这落叶的...
    袁非非也阅读 6,986评论 12 2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