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这句话争论颇多,解释的角度也有很多种,论语语境缺失,微言大义,做注解要看观众的立场。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是承诺约定,义是合乎义理,做出的承诺符合事理义理,这样说的话就能得到兑现。

什么是义理?那就是普通人创造自己的生存空间,而肉食者要遵循社会规范。中下层普通人所提出的承诺不损人而利己,即使是夸张浮夸也可以有限满足。而肉食权贵的承诺要关乎社会利益,不实际的承诺无法兑现会损害自己的公信力。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待人恭敬要合乎礼节,礼节就是依据关系远近强弱选择对应的相处方式。现在的适婚男女之所以反感相亲,就是相亲直接跨过了人和人相处的初期阶段,即留下印象的破冰期,一起做事的发展期,直接进入信任期和亲密期。这就让人难以在情绪上接纳陌生人进入自己的生活。因此在相亲时,男女展示了信任期的话题,如财富、价值观、未来生活的打算以及性,往往会令对方反感,这就近耻辱了。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是依靠,依靠的人保有亲近紧密的关系,这样的人可以当作同宗族的人。古代的宗族就是家族靠山,互相托付性命的利益共同体。放到现在就是自己的朋友圈,值得托付的好朋友可以当作亲密的宗室对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