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屁股长在了板凳上,讲座稿改了又改,不是小标题不合适,就是内容太多。
专业性太强的东西,听专家讲座就行了,作为一线的普通老师,人家想听的就是你实实在在的做法。他们认为可以效仿的做法。我觉得,活动的流程应该讲清楚一些。
第一部分写得有些长了,我只是想表达我从小学到中学的转型。在初中单打独斗,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那种自我生长,不知专业成长是何物的傻里傻气。最多不能超过三百字。
第二部分是参加工作室后的自我成长。就是读黄厚江老师的《作文课的味道》所取得的成绩,跟后面三、四部分的内容重复了,此处需要再修改。
第三、四部分的内容,是讲座的重点,不需要大的改动,只要语言简洁顺畅就好。
明天上午,课件得制作出来,熟悉内容,争取脱稿。
一天的时间就搞这一件事,脑子发出:词穷,词穷的警报。唉,书到用时方恨少,每天阅读不可少呀。
教训就是能让人长记性。
这两天,不断有公众号发出外出培训的通讯。其实,我也想去。只是想,但是,时间肯定错不开。遗憾是有的,但不后悔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