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三年班主任工作中,但凡有家长来个电话询问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通常都会以这样的一句话作为结语:“陈老师,我家孩子不太听我们的话,他更听老师的话,所以麻烦陈老师帮我严格管理,如有必要,打骂都是可以的,谢谢陈老师。”
每次这种时候,我都会觉得尴尬甚至愤怒。这是你自家的孩子,竟是要推到一个外人手里,想仅仅凭靠一个都没怎么和孩子接触过的人,来完成孩子的所有教育问题吗?我不是推卸老师该承担的责任,只是作为家长的你也可以想想,为什么孩子会表现得不听你的话,反而更在意老师的话,为什么你们相处了十几年,孩子会越来越“不懂事”。
说到底,孩子之所以表现得“不听话”,是因为你们之间没能达成共识,没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孩子的想法不想讲给你听,你又要强加给孩子你自己的想法,长此以往,你看孩子像小魔王,孩子看你像专横的霸王。那么如何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地交流沟通呢?
一、你得要观察了解孩子,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动物,孩子虽然还小,不够成熟,但他们也有自己在意的东西,有自己的世界,家长你要做的,首先得观察孩子的喜好,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你总要知道一些吧。现在很多的家长,要么真的是忙工作,没时间顾及孩子,要么就是打着不懂教育的幌子,把孩子扔到学校就不管了,就算有空闲时间,也难得花费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关注就是问问作业做完了没,考试考了多少,这就是你能做出的全部关心了。这样下去,你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一开口就是两厢不情愿。
有个寄宿生晚上偷偷溜出去上网打游戏,我问他为什么非得要做偷偷摸摸的事情,周末休息的时候,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玩一把,放松心情,也过了一把瘾。他告诉我说家里面不让他玩游戏,连出门都被控制,以防止他出去玩游戏。我接着说,你有和父母好好商量过吗,你保证在完成自己任务的情况下,出去玩,父母也不同意吗?他一副恨恨的表情:只要和父母一提游戏,他们什么都听不进去,更别提让我去玩了,我就只能到学校后偷偷去。
好多孩子背着家长做的事情,都是因为家长反对,他们不敢长大光明地去做,可是这些事不完全是做不得的,如果你能知道他爱游戏,给他安排合理的时间,既不耽误学习,也不会触及他的逆反心理,也让孩子多了一个兴趣爱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二、孩子需要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专横的压迫
家长总会觉得孩子不懂事,不能理解一些道理,所以一遇到事情,就一副“我说的就是对的”的样子,让孩子什么都得听自己的,更有甚者一言不合就要打人,以武力来强行镇压。可是棍棒底下出好人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全面,他们有自己的是非观,你需要以理服人,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你的威望。
三、孩子需要鼓励,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加以诱导
陶行知有个著名的四块糖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并不是要有打骂才能解决问题,你哪怕找到孩子在错误当中表现出的隐隐约约的闪光点,加以放大和鼓励,更能从情上说服孩子。
四、不要老是拿孩子与别人比较,更不要语言冷暴力
有种很优秀的孩子叫做“别人家的孩子”,好像别人家的孩子从来不让家长操心,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如果你经常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较,总说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你就相当于在孩子心理刻下一遍又一遍的你不如别人,一则会造成孩子没有自信,一味觉得自己技不如人,再则可能会导致孩子心里对该比较对象的嫉妒和厌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其实,和孩子交流也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你只要做到用爱平等地交流,那么你的孩子就会长成你理想中的样子。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