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更有效的沟通的确是一个大问题,今天刚收到一个家长的信息:
我愁的都头疼,每次大休回来都讲道理,也哄,但是依然不怎么见效果,这次回来我和她一直冷战,我也不接,不送她,也不搭理她,也不让她给我打电话,不知道回去后,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她在学校时间多,你多费费心吧,这样的成绩上不了高中啊!不怕你笑话在孩子学习上,我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你再给费费心,到时候揍她也没事,多谢了。
我的回复是:
慢慢来吧,我也没有好的办法。
的确如此,我渐渐感觉到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会对孩子的心理、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影响其一生。
其实,我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与孩子沟通是一个长期注意细节的过程,想要找到一个让沟通迅速有效的方法,也不太现实。
在上周日,我就经历了一次与女儿萱萱的糟糕沟通。
萱萱做数学作业,做到不明白的问题时就喊妈妈来帮忙。妈妈说,你自己先思考,不会的先空着,先做会的。
萱萱不同意,倚着沙发就滑到地板上,躺在地上打起滚儿来。
我走过去,问萱萱:“你哪个题不会啊,我来给你讲讲。”
萱萱见我过来,顺势又爬到地上,说:“我让妈妈讲!”
“来来来,我给你讲讲吧,我讲你也能听明白!”我说。
萱萱还是赖在那里不动。
我的耐心就没了,一把拉过她来训斥道:“别打滚儿了!打什么滚儿?”
“听我给你讲!”我怒气冲冲。
“我不!我要妈妈讲!”萱萱哭着说。
“别哭了!你再哭,我就把你扔出去!我数三下,一、二、三!”我在旁边数数。
“我告诉你,批评你,不是因为你不会,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发脾气趴地上!这是什么毛病?”我边生气边说。
“别哭了!”
我抱起她就想把她扔到楼道里。
这时她妈妈来了,迅速把孩子抢了过去,说:“你这是怎么教育孩子啊!教育学生有耐心,自己的孩子怎么一点儿耐心没有了?”
我气呼呼地坐下来。
不过,我迅速意识到自己问题——与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
萧伯纳说:
沟通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总以为自己完成了沟通。
我看了《双向养育》中有关“有效沟通”的章节,意识到有效沟通能够显著改变家庭中不和谐的现象。只要一点点练习,父母就能够从与孩子开放、真诚的沟通中获得巨大收获。
《双向养育》中首先提出两种低效沟通:
01命令式:
把那个放下! 住手!
坐下! 上床睡觉去!
把声音放小点儿! 安静点儿!
面对这种不给选择余地的命令,孩子会有两种负面回应:
01 他们感到无力对抗,只能放弃,表示顺从,但同时丧失主动精神;
02 他们开始反抗。
同样,这些命令也不会帮助孩子建立自律和责任感。这样的命令式交流会导致权力斗争。
02 提问式
在管教情境中,提问开启的沟通模式会使人拒绝合作。这个结果会让父母感到挫败,对孩子则极具吸引力。
其实,我与学生、孩子交流时也会用这种交流方式,现在想来这种提问的方式会让对方迅速关闭思维,拒绝沟通。
例如:
你为什么又违纪了?
你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
你应该练钢琴了吧?
……
我曾经很多次这样问过学生或者自己的孩子,现在回想起来,他们的反应的确很麻木。他们经常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的问题,所以有时干脆就不回答。但是还要面对我的质问——问什么不说话?
其实,这样错误的沟通方式还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教师中间和家长中间,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这是一种错误的沟通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对孩子会带来负面作用的话,我们可能还会一直错误地沟通下去。
我们在需要鼓励敞开沟通的时候,应该避免使用提问的方式。
命令式和质问式沟通通常带来的是斗争,而非合作,这也是专制型家长和放任型家长经常采用的方式。(看来我也有这样的行为,是沿袭了我受到的沟通方式和教育方式,各位家长想想,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有我们当年受到的教育的影子?)
那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沟通方式才有效呢?
《双向教育》的作者认为陈述式沟通和自述式沟通是比较好的方式。
陈述式沟通
父母可以用陈述句与孩子沟通自己的感受。这会帮助父母的心理从忧虑转向平衡。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有助于保持心理稳定,同时也能帮助孩子达到同样状态。所以,我们应该花一些时间练习这种技巧,知道真正掌握、应用自如。
例如:
你练完琴后,我听一下,我们一起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八点半了,该睡觉了。
你的作业有些潦草,一会我想跟你谈谈在书写方面的问题。
保持你桌洞的整洁是你的责任,我想听听你在方面的改进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在沟通中多使用陈述句。
陈述句告诉孩子的事情的原委,让他们理解为什么应该合作而不是对抗。通过陈述句,父母让孩子承担同等责任,共同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假设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在这里,父母的作用是影响,而非控制或强迫。(《双向养育》第115页)
自述式沟通
自述式沟通是建立在陈述式沟通的基础上的。当孩子也学会自述式沟通,大部分冲突就能很快的解决甚至可以完全避免。
“自述式沟通”采用以”我“开头的陈述句,没有任何负面或攻击性的语言。以”我“开头的陈述句传达了一种感受,描述了背景情况并解释了原因。缺乏这三部分,一个句子不完整。以”我“开头的陈述句是肯定的,因为它即完整又直接。它陈述事实,有效避免了争论和权利斗争,因为沟通得重点不在责备他人。(《双向养育》第117页)
以“我”开头的陈述句的公式:(见下图)
举例:
与提问式不同,以“我”开头的陈述句,对进行沟通的双方都不会产生任何威胁,能让别人清晰了解你能接受的底线。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避免“质问”,也就是说,尽量避免责备和批评他人。因为大多数人在听到批评时会把自己封闭起来。
我们作为家长更应该反思,为什么与孩子沟通非常困难?我们是不是经常运用错误的沟通方式,错误的沟通方式肯定训练了孩子错误的思维习惯,这必然导致家庭沟通的失败。一个班级也是这样,班主任的沟通方式决定了这个班级中存在的是负能量还是正能量。
也许,包括我在内,还有很多人在采用错误的沟通方式与学生、孩子交流,我希望家长们、老师们能在这篇文章中悟出一点东西,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