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一下,BUG本意是臭虫、缺陷、损坏、犯贫、窃听器、小虫等意思。现在人们将在电脑系统或程序中隐藏着的一些未被发现的缺陷或问题也统称为bug(漏洞)。
既是臭虫、缺陷、漏洞,BUG就很难能被看得见摸得着,平常时日多以蛰伏状态存在。如果自我不主动觉察,甚至习以为常,那是相当糟糕的。
我们办公室2017年底全体感冒,我是第五个中枪,而且很严重。因治疗不及时,最终引得嗓子一直咳嗽,常常一阵喉痒袭来,能持续几分钟的咳嗽,久治不愈。时间常了,自己倒没感觉什么,却在班车上、办公室里很是影响了别人。今年夏天,找吕大夫针灸调整,总算治好了。某日,老公说了句:“你这段时间怎么不咳嗽了?”曾得意洋洋告诉他我的针灸经历。今天看到老师的文章,惊了一跳:咳嗽这BUG,害得我好苦!自己遭罪不说,影响他人竟也如此深重,别人都把它当成是我的一部分了。岂是我所愿?
老师在《将BUG激活》中,就凯利三维理论的学习,向几位学员提出了问题:“知道‘玛丽为什么对小丑笑’了吗?”当然,一石激起了我们在专业学习上存在的诸多BUG样态:有不明白还不问的懒BUG,不明白也不好意思问的薄脸皮好面子的虚荣BUG,有在理论理解与运用方面从未清醒的迷糊BUG。
我惨痛地发现,三者合起来,说是就是我!盘点一下,自身在专业学习上的BUG还有:专业理论掌握不透不实;思维不严谨,遇到问题不查书,凭相当然去解答;没有评论底气,干脆不点评;怕漏馅,搪塞应付;没有目标,不清楚路在何方,摸着石头过河的BUG。
自身的BUG被老师激活了!赶紧看书学习去,把不明白的逐渐弄明白,把BUG抓出来!接下来,我先要把我在“凯利三维理论”和“麦克阿瑟的验证”方面的BUG逮出来,好好学习,加以深究,逐渐夯实专业基础。
而经历这一发现Bug并加以纠正的过程,我可以叫它“Debug”了!
我要按老师所提醒的那样,在重要的心理学理论上特别下些功夫。先是熟知那些从生活中高度凝缩抽象出来的理论,再把干巴巴的理论还原到活生生的生活中,戴上专业眼镜看世界,从“自为”变“自觉”。因为,任何一种理论的掌握,都能极大提升我们思维的严谨。而思维越严谨,BUG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