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很巧,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却描绘出了爱情在我心中的模样。
女主算是个真正的社交恐惧症,独处才会让她舒适,这份孤独和独处,令她与家附近这片沼泽共生,于是她才能那样纯粹地喜欢并观察着沼泽所见的生物。这是她的天赋,也是她的魅力。而男主同样喜欢生物,能看见她的天赋,也喜欢美丽纯粹的她,所以他们能彼此陪伴,也能彼此欣赏。
小镇上的人,就像整个大的世俗、主流、舆论。他们不理解沼泽女孩这种人,于是排挤妖魔化她。而男主从没有受这些东西的影响,他只看见了,最纯粹善良的她,且和他一样热爱大自然和生物的她。她的魅力,他懂就好,与这个世界认同她不,无关。
他们的爱情,真的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事,都只遵从自己的内心。
我一直不理解,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女性,有个差不多相仿的心目中的男神。具体到是王一博,是易烊千玺,是吴彦祖等等。
我并不知晓其他男性有没一个具象化的女神。不过男性通常觉得说自己有个女神这个行为幼稚,自然有也鲜有会出来的。
而我没有女神,我等待着出现那么一个人,她不用特别好看,我觉得好看就行,她不用特别优秀,我觉得欣赏就行,她不用和其他所谓美女所谓优秀女性比较,走进我心里,她就胜过了所有其他女生。她就会成为我的女神。
我眼里的爱情是向内生长的,与我内心最纯粹的感受有关,与这个世界无关。
我明明那么普通,却还是想自信一点,因为这样才能相对愉快的生活。
其实杨笠说那句话,是吐槽部分男性觉得自己的思想就是世界中心,而且摆出一副教育者姿态让别人一定要认同他。这种男性,可能不止女生讨厌, 我也讨厌。
但到了许多女生口中,像是在说,你明明那么普通,就不该自信了,就该放低姿态做个舔狗,做个供养者。一下拉起来男女的对立面。
而我眼中所见,这些女生,大多,在世俗的标准里,也很普通。也没妨碍她们的自信,她们却不许男生自信。挺有意思。
她们有一种共同的优点,独立、自信。而我觉得独立、自信,是一种性格,是个好事,也是利己的优点,却不是个值得拿出来当谈资或条件的东西 。
回想起过往。我见过的情侣,我能感受到他们之间有真爱情的。 往往双方在世俗评价里是普通的。大学文学社里有个学弟,云南人,皮肤黝黑,身高158,他有一个女朋友,和他一样身高,衣着朴素简单,有几分单纯可爱。从我看见他牵那个女生的手,到我毕业,他们都在一起,他对她笑的时候,永远那么自信,又透露着小机灵劲儿,而她羞涩乖巧。从未变过。后来在朋友圈看到了他们一起回到了云南,再后来结婚的照片,生了小孩,一直挺幸福。他在世俗评价里,明明那么普通,但他遇到了对的她,所以他可以那么自信且幸福。
我大学所读班级,也有一对情侣,都来自农村,男生不算帅气,喜欢骑自行车运动,所以健康有活力,女生皮肤黝黑,但眼神澄澈。男生有自己的爱好,但吃饭总是陪着女生吃,总是一种复习功课。他们两个都不擅长交际,朋友都不多,但有彼此陪伴,普普通通却又小确幸的样子。我一直感觉他们会在一起很久。不负所望,也是校园到婚姻,上次同学婚礼看到他们,他帮她抱着小孩,看着她的时候,眼里满是温和,亦如学生时代。
这样的例子,想来挺多。他们像是大学校园里,一起恩爱走过去,你都不会注意到的情侣。但不妨碍,他们有真正珍重彼此的爱情。
现在流行有一句话叫:好看的人才有爱情和青春。
实际想想,大学时代那些好看的情侣,往往充斥着出轨、狗血,就算大学里顺利的,往往毕业因为现实就分手。好看的人选择太多,他们对于爱情,更趋向于向外扩张,想要更广阔的世界,条件更优秀的对象。有些人可能达到了自己目的,也有些人丢西瓜捡芝麻。
那些看起来普通的人,也许也是有爱情和青春的,甚至因为那一点自卑和平凡, 让他们更懂得珍重彼此,陪伴彼此,他们的爱情更向内,去注重彼此,而不是向外去和他人比较。比较男人的条件和女人美貌。在大众没聚焦的地方,这些所谓普通的人,正发生着爱情。
他们真的普通吗?可能只是容貌普通,条件普通罢了。其实这些普通的情侣,一样有他们的童年、记忆、性格、故事,他们在一起彼此了解、陪伴、分享生活,就会发现外人所不能发现的让人会一直喜欢的地方。
普通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洋洋自得,自以为在自己圈子里混得很好,在更有钱的圈子眼里,也是普通的。相反如果你自信一点,也可以觉得不少明星也很普通,他们一样吃了饭要拉屎,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抑或文化水平不如正常本科生。
所以,普通不普通从来可以由自己去定义或看待。
看过一则数据。日本35岁以下处男处女率都高达百分之三十几,这些年似乎没有下降,还稳重有升。
我以前觉得很莫名其妙,难道日本是个很保守内涵的民族?没道理呀,性文化产业看起来开放得离谱。
看看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好看的男女一直恋爱,剩下不好看的男女互相嫌弃。
其实影视、动漫、自媒体中的美女帅哥人设形象,无意识中已经提高了大多数人对于异性的欲望阈值。当自己欲望远远大过于能力,就会一直单身。
所以往往许多一直单身多年的人的心里:隐约知道自己没那么有魅力,但依然渴望自己心中美好的爱情。降不下来欲望阈值,所以无法将就。
所以日本越来越高的处男处女率,不是真的那么单纯,只是许多人自己想交往的对象,压根不太可能看得上自己,所以宁愿继续意淫偶像,也不愿意将就。就像我们的年轻人,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我朋友说,他公司一个女生29岁,一直相亲多年,从没脱过单。她虽然工资五六千, 没车没房,长相不出众,但她希望未来另一半长得像王一博,一米八,有车有房无贷款。她每次问我朋友,我的要求很普通,不过分吧。 我朋友每次坚定地点头,并表示,你说得都对。于是她觉得自己更对了。 其实我朋友只是不想争辩。
后来那个女生说,实在找不到,单着挺好。我朋友反倒觉得她能和自己和解,接受最差的结局,也挺好。我附议我朋友的观点。
如果降不下来欲望阈值,能坦然接受一个人享受生活,亦是未尝不可。
倘若,朋友,你身边还有自己觉得能喜欢的人,也真诚认真地喜欢着自己。其实不妨先不理这个世界所谓的条件,所谓的爱情应该怎样,婚姻应该怎样。就考虑自己的感受,以及对方是否真诚,是否欣赏自己,爱着自己。然后向内发展,去互相了解对方的习惯、生活,然后是内心和灵魂。只要是发自心底的幸福、开心、满足。就算,外面有人说对方其实配不上你之类的,不要理,爱情本质上还是两个人内部的事,自己要有主见。
当然,如果警察大哥来说对方是骗子,这个,应该警察大哥是对的。毕竟能让人有真正爱情幸福的,不仅有真的爱情,也有杀猪盘。
最大的相配,就是在一起能真正感受到快乐、幸福、满足,灵魂不再孤独。而不是那些假以外物的什么金钱、长相、学历。 外物从来就是参考条件,而非本核。
不太喜欢那句话。我只是长大了,成熟了,所以选择了过日子,选择了他(她)。像是在说,对方就是普通的,自己不在意的,为了生活才将就。能走到婚姻,明明就是内心深处知道对方条件上相配于自己。可以因为降不下欲望阈值,无法向内发展,爱上对方,也不必贬低到对方就是自己将就过日子的,好像多委屈了自己。
这个世界本来是有很多爱的,只是许多假以外物的事,让人们错以为这些比爱重要,掩盖了爱的本身,最后落得空虚空洞。很多人一辈子都被囚禁在别人搭构的物质、条件、虚荣等相关的牢笼里,还满是成就,而忽略了爱的重要性。
人之所以有心,有智慧,是因为除了外界的一切影响,还可以向内心感受和思索。
上面两段之所以写这么虚,是因为我觉得写太通俗,要写很多废话,而且不想太直白否定他人的价值观。他们一定要拿自己的爱情婚姻去和外界反复比较,才能确认自己是否幸福的样子,我只是个人不喜欢。
另外有些人,活在不会爱他人,也不被爱的生活,也能怡然自得,也是一种本事,只是这种本事,我学不来。
道理这东西,听得懂就是自己的,听不懂就是屁。所以题目叫爱情可能是向内发展的。对懂的人,爱情就是向内发展的,不懂的人,那只是个可能。
于我,可能我接触外界的一切,构成了我的审美和感受。我若喜欢一个人,那就是我向外理解感受这个世界,给我的安排——俗称缘份。如果喜欢上了,我就会不那么关注外面的女孩或世界,然后慢慢了解她的兴趣、爱好、性格,感受她对我才有的情绪和小脾气,可能久了,她会跟我讲她的小秘密,或者说出来会被他人嘲笑的理想,灵魂契合,可能不一定是完全相同,也可以是我是这个世界最懂她的灵魂的人。我当然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我也知道爱情的世界很小,小到向内,只向两个人的世界收缩。所以,似乎最好的答案就是,感情向内,体验向外,两个人一起去经历世界的大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