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经历了课标考试,也经历了一把学生考试的感受,“书到用时方恨少”,考试的时候才知道该读的书,还没读完……
还好,结合11.22考的“小盒老师”题、囫囵吞枣地看了哈课标、教学语数时学习课标经验、平时4-6年级的教学、9月以来参加的每次区上教研的学习内容、自己临场的推理判断,居然考了个87.4。
考完后,茶小何丽老师的交流讲座很启发我。
何老师用1年级这节课作为示范,以“放入前”、“刚放入”、“搅拌后”三种实验操作的状态展示了层层深入的问题链,生动具体地给我们阐释了新课标学段目标中态度责任目标对1-2年级孩子们对于科学课的兴趣只要求到“直觉兴趣”。
看到何老师展示的这些孩子们画的物体产生声音的示意图,我一下子意识到我教这课时居然带着孩子们画示意图,生怕他们乱画,浪费时间,唉!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观察到的真实现象,肯定比我带着他们画的更丰富多彩。
何老师指导孩子们对自己能完全肯定的打五星,还有点不确定的打三角,这简单的标记,竟然也是呈现了学生的思考,也是有理论支撑的,我确实还得认真研读新课标。
孩子们的问题真的要珍视,否则就会转瞬即逝。还记得教学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孩子们在实验室一起小组合作了“土电话”,这个实验工具就可以带回家了,有孩子回家也继续和家人玩了这个“土电话”,但第二天有个孩子在课间拿着他的“土电话”到办公室来找我,说他的土电话怎么传不了声音,但他刚说完,就打上课铃了,他急匆匆地拿着他的土电话就跑了,我都还没来得及跟他说话,我也得赶紧奔向下一个班,后来各种事情,就把这事给忘了。今天教研员刘老师的这句“一定要珍视学生的问题”,让我想起了这事,等周一到那个班问问,看是哪个孩子,请他把他的“土电话”再带来看看,但愿他的“土电话”还在。
我想,这就是新课标学段目标中态度责任目标对3-4年级孩子要求达到的“乐于动手操作感兴趣的事物”。
在学习何老师展示的6年级《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这课的教学感悟时,我有点没听明白,到底是要验证蜡烛燃烧会不会产生水?还是验证水来自空气?我马上在网上查,查到这样两种证明蜡烛燃烧时会产生水的实验方式:第一,蜡烛燃烧过程中,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第二,将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的上方,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生成了水。第二种方式,6年级孩子没有对石灰水特性的了解,可能还看不明白。我想,可能这就是何老师后来又用电灯泡也罩上大玻璃杯来实验的原因吧。按我们的推理,罩电灯泡的玻璃罩应该不会出现水珠。在后面教研员刘老师的点评中,我又得到启发,还应该考虑燃烧的蜡烛和点亮的电灯泡两者温度是不同的,这样可能对玻璃罩的作用也会不同。而且我一直疑惑这点,玻璃罩刚罩上时内外都是有空气的,燃烧蜡烛的玻璃罩,随着蜡烛的燃烧,空气会越来越少,点电灯的玻璃罩随着电灯温度的升高,玻璃罩内外温差变大,是不是也会出现水珠?那要证明蜡烛燃烧会产生水的实验到底该怎么做才最准确呢?现在孩子们能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天马行空,我们该如何设计更准确的实验来帮助他们比较准确地了解事物的特性?
我想这就是新课标学段目标中态度责任目标对5-6年级孩子要求达到的“表现出对现象发生原因的因果兴趣。”
确实还得继续认真研读新课标,科学教学从备课、上课中、上课后各环节的设计都要更严谨,让孩子们从方方面面感受科学这门学科的严谨性,从各方面培养他们的科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