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学生严厉好,还是温和好
刷到一位赵老师的视频:教育孩子过程中,是严厉好,还是温和好?
我饶有兴致看了两遍,记住了“玩具屋”实验带来的5个结论:
1.严厉和温和在制止违规上并无差异。
2.严厉的控场效果更好。
3.长期来看,严厉等于反向鼓励。
4.温和民主才能培养人的优点。
5.如果真的要启动惩罚,要使用最低有效性原则。
我很想来做一个同样的实验,看看结论是否如此。我想,会不会因为参与的孩子不同而不同呢?
因为很多时候,实验的孩子是影响实验结论的关键因素。
网上一搜,这个“玩具屋”的实验到处都是。
好吧,我是孤陋寡闻了。
不过,我赞同这上面5个结论。平时,也是温和的时候多一些。
严厉的地方,是规则。温和的坚持规则,也就是温和而坚定者,才是让学生获得良多的人。
02 能不能对学生太好
这个话题,来自文质老师。
扪心自问,感觉我对学生太好了。
比如,每次出差都要给他们每人买一块吃的,虽然花钱不多,但总想着这份情。
比如,每学期开学,我都会给每人买一颗棒棒糖。六一儿童节,元旦节,我也会买糖送给他们。
比如,班里开展校园漫步,一对一的和他们相处。
比如,使用分享本,和他们进行书面对话。
比如,答应他们的一些合理要求,上课换同桌,下楼去上一节课。
……
像我这样在乎他们想法的老师,可能不多。
所以,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对他们太好了!
今天和孩子们聊起这个话题,有点孩子说:“就是,就是。”
也许是这样的吧。
所以,我还需要树立一些规则,达到互相滋养,互相成全。
03一位老师的成功之处是学生喜欢学习吗?
周一时,发了一张学力单,当做家庭作业,但当天我没有上托管。
如果一个认真的人,也就几分钟搞定吧。但周一晚上,有两个家长联系我,要学力单电子档。
周二的时候,一清理还有三个人未做。
批阅了之后,又发现一些不动脑筋的人。
我说:“这件事让我有些失望,教了大家三年多,真正把学习放在心上的人,不是特别多。”
有些孩子低头,但不一定起了作用。
我继续说:“这个学力单,如果你按照提示,一个小题一个小题的做,那是没有大问题的。可是,有的人,就连第一个要求:标出各个图形的长和宽,都没有做,你说他会做下面的题吗?”
我说:“一位老师的成功之处,就是他的学生都喜欢学习。我看看后面这个局势有没有变化?”这话其实经不起推敲。
班里有几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总是需要受到“剥削”,才会认真对待。
和家长沟通,效果甚微。
那就一个一个的谈吧。
想到之前毕业的学生,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人家此时不学习,不代表彼时不学习。更何况,人生除了学习,还有很多因素影响他们的发展。
想开一些,想开一些!
04“用轻描淡写讲述念念不忘”
谷里书院的课程真心值得推荐!
《用轻描淡写讲述念念不忘》是何夏寿校长的主题分享,瞧,这题目就让人非常想亲近,想要去听。
可见,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题目,多么重要。
我的文章,罕见有小标题了,这篇除外。
正如赖建平老师所说:“放下对小标题的执念。”
当然,也可以放下对很多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