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活在偏远的小山村,人们炒菜都是用猪油,好在那个时候的猪都是每家每户自己用粮食喂的。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有些人家就会添加菜籽油,这样一半猪油一半菜籽油的搭配着吃,也不至于干体力活没有力气。
后来离开故土,自己开始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去超市买油,发现货架上摆着玉米油,调和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至于你说每次买什么油?自己完全没有可以支撑的知识去做选择,一般是看哪个油在打折,就买哪个油。而且自己还是个重油爱好者,每次炒菜,吃完后盘底都有好些油汁。
还记得有次过节公司发福利,发了两小瓶橄榄油。印象中是听说橄榄油好,但具体好在哪里?自己也不知道,于是将橄榄油和其它用油方式一样,炒了几次菜。发现也没什么特别之处,而且用的还快。。。后来橄榄油基本上就从我的认知里就消失了。
直到最近,自己深入的学习营养后,才知道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它提供的Omega9脂肪酸是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通常食用油有两种提取方式,一种是物理压榨法,另外一种是浸出法(会有机溶剂的残留),所以通常建议大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都购买压榨油。
食用油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油脂化学结构的差异,营养学家把油脂分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为Omega3 系列和Omega6系列,这两类脂肪酸在人体内需要维持一定的比例,如果失衡的话,在人体内就会引发一些列的健康问。人体其实是可以将ALA转化成EPA或是DHA,但这个转化过程的效率非常低,而且还强力依赖矿物质锌,如果锌缺乏,转化将受到阻碍,所以更多的时候Omega3是指鱼油中的EPA和DHA。
这是Omega3在世界上不同国家推荐的EPA和DHA摄入量:
而实际Omega3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EPA和DHA摄入量如下:
营养学家建议:Omega3系列的油脂和Omega6系列的油脂食用配比为1:1,而在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食用Omega6系列的油,在这种高的Omega6和低的Omega3食用配比中,就会引发我们机体发炎,从而引起肥胖、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另外像痛经、抑郁、关节炎、老年痴呆也与这些脂肪酸的比例失衡有关系。
针对这种问题,我们需要做如下改进:
1 购买Omega3系列的油脂:如紫苏油、亚麻籽油(亚麻籽油有股腥味,有些人会不适应),深海鱼油(吃DHA或是多吃深海鱼)。
2 少买Omega6系列的油脂,如果要买就买豆油或是葵花籽油,尽量不要用花生油,因为花生油含有ARA的成分。
3 常备特级初榨橄榄油或是山茶油(烹调时油温不要过高)。
4 常备特级初榨椰子油(煎、炸、烤)。
吃什么样的油对我们身体真的很重要,我们要秉承少吃油,吃好油的态度去选择自己的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