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倾听内心的声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倾听和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不容易。一般来说,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把个人需要看做是消极的,具有破性的。通过鼓励我们区分观察和评论,认识情感的根源在与个人的需要和想法,并以建设性的语言提出明确的要求。
二、解决内心的冲突
欧内斯.贝克(Emest Becker)在他的《精神病学的革命》一书中提出,沮丧是因为一个人处于激烈的内心冲突之中,无所适从。沮丧意味着,我们不了解自己的需要,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满足愿望。
三、心灵环保
如果我们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逐渐变得平和
四、用非暴力沟通代替诊断
布伯的观点是:个人的成长是通过与他人的坦诚交流来实现的一一在交谈中,彼此能够自由的表达内心的软弱。卡尔.罗杰斯也同意:坦诚是个人成长的先决条件。不要仅仅分析对方讲的话,而应用心体会他的感受
小结: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怨天尤人。然而,如果我们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可以借助非暴力沟通来与来访者进行坦诚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