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公公去世整十七年了。今天他忌日,我和老公兄弟俩一起回老家给他上坟。
大姑姐早早地订好了饭店。自从老公哥哥死了以后,每次回去就如无根的游子了,大嫂这样的日子已经学着淡忘,再也不会想着去给公婆上坟了。
到达饭店时已经快十二点了,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他们姐弟三人加上姐夫和我两个外姓人,聊孩子,聊公婆。
公公去世时五十九岁。做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还没到退休的年龄就追随婆婆而去。两年期间,婆婆公公相继离世,对他们姐弟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
公公一生,没受过多少苦,没受过累。在他们这个家庭中,他是绝对的权威。姐弟四个,除了最小的弟弟,对他都是敬畏有加。他年轻时当过兵,当兵回来就成了民办教师。他很有才华,会唱歌,会拉二胡,还写的一手好字。因为有文化又有才华,自带一种优越性。
他优点很多,但是他最大的缺点就是自私。在他们这个家中,有着很传统的尊卑观念。他有自己象征权威的椅子,有好吃的他先吃,他说的话必须无条件服从。
我嫁到他们家以后,由于我们在邻县城生活,和他们接触的时候不多,每次回去公婆也好吃好喝的招呼我们。我一开始也没感觉到他们家的那种传统。
时间长了,大嫂开始在我耳边叨叨公婆的不是。我一直觉得他们对我很不错的。我该吃吃,该喝喝,也没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但大嫂却说,好吃的他们都不敢吃,得等公公不吃了再吃。
我们家一直就是一家人有好吃的一块儿吃,从来也没有先谁吃后谁吃的习惯。我觉得大嫂说的有点不可思议。或许公婆对我们也比较偏爱,结婚几年,他们没说过我,我也按照我家的习惯去做。
老公也说他们家规很严,他们都怕他父亲。每逢假期他们都会来我们这里住段时间,我和公婆也一直相处融洽。
公公的自私是从儿女的口中说出来的。公公死了以后,有时他们谈论起父母,就觉得父亲是个极度自私的人。他们姐弟四个,他除了严厉的管束他们,家里、地里的活从来不干。只有婆婆天天地里忙碌不停,回来还得伺候教书育人的他吃饭。死去的哥哥从不大就开始帮着婆婆干地里活,而无论地里多忙,公公都不会去搭把手。
我和公婆的缘份只有短短的五六年的时间,我无法去评判他们的一生。我只知道公公的一生是比较享受的,婆婆的一生是比较辛苦的。
也许在婆婆的心里,她是不幸福的吧,因为老公对她没有疼爱;在公公的心里,他应该是幸福的,妻子言听计从,孩子孝顺有加。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任何人的幸福与否?别人又怎会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