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很有可能是你将来情绪失控的导火索。比如你小时候因为迟到,被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羞辱,在内心深处,你觉得迟到是一件不安全不能被原谅的事情,它可能会带来很多未知的后果,所以当你当了妈妈的时候,孩子的拖拉磨蹭不仅让你感到生气和烦躁,更让你感到恐慌,你害怕迟到之后事情会变得很糟糕,你害怕迟到,因为你觉得迟到是一件令你感觉非常不好的事情。所以你会在孩子拖拉,磨蹭那一刻爆发。
这个朋友曾经跟我说,白天他都能和孩子很好的相处,他会很耐心的蹲在地上,打扫孩子打翻的饭菜,一遍又一遍的回答孩子的同一个问题,甚至允许孩子用画笔在他脸上乱画,可是一到晚上孩子睡觉时,他的情绪就爆发了,一旦孩子没有按照他的要求按时睡觉,他就会觉得特别抓狂。
他问我:是因为白天我把耐心都用光了吗?
我问他:当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他回答:沮丧无比的沮丧,觉得自己好没用。我又问:你自己睡的好不好?
他说:不好,从小的睡眠就不好。
他告诉我,小时候他家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里,他的父母等他睡着后就会去和同事打牌,剩下六七岁的她和一岁多的弟弟在家,有时弟弟半夜会醒来,他就得起来哄她,可是弟弟要找爸爸妈妈怎么也哄不好,好抱着弟弟在门口绝望的大叫爸爸妈妈。可是很多时候,父母根本听不见,只好带着弟弟又回到屋里继续哄她睡觉,这段经历对他来说是一段很恐惧的经历,他每天睡觉前都担心爸爸妈妈又会出去,担心半夜弟弟又会醒来,担心自己哄不好弟弟,现在他自己做了妈妈当,他发现自己没法儿哄孩子按时睡觉时,而是那些经历再次浮现出来,让他感觉害怕沮丧孤立无助,所以在哄孩子睡觉时,她突然情绪失控,幼小的孩子手足无措,受妈妈情绪的影响,更加睡不着。
当朋友意识到原来激怒他的并不是孩子不睡觉的行为,而是他童年时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他一下子释然了很多,她告诉自己,我已经不是那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儿了,我现在有能力照顾好我的孩子睡觉,那时哄弟弟睡觉并不是我的责任,是爸爸妈妈的事情,现在就算我的孩子很难入睡,他也有爸爸妈妈陪着,并不会觉得孤单和害怕。后来孩子睡觉的事情,不再困扰他。
每个人在儿时做的一系列的决定,这些决定构成了我们的核心信念和私人逻辑,塑造我们性格的,并不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情,而是我们对于那些事情和环境所做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决定。如同上文所说的那位朋友,在他当了父母之后,他认为自己在照顾孩子睡觉这件事情上是无能为力的,而事实上这个决定是她在六岁哄不好弟弟睡觉时做出的,但一直伴随着他长大,直到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