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读书笔记

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2021年1月3日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这是一本绝顶的好书,我之前在樊登读书aap里面听这本书,大概有3次左右,可一直没有听到内心深处里去,突然间,该书的作者古典老师的其中一个观点,打动了我,于是我就去图书馆借来这本书来看,看完这本书,真的是让我哇声连叫,书中好多内容真的可以一下子击中灵魂。

     

      本书讲的主题是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高手书如何产生的,我们可以借用电影《一代宗师》里面的观点,高手之路分成三个阶段:见自己、见世界和见众生。第一,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知道自己的目的,持续努力,增长能力。第二,见世界,理解时代的趋势、社会的规则、看到各种人生的可能。第三,把自己学到的,理解的坚持传播出去,帮助更多的人。


      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用古典老师的话来说,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是“信息过多、思考太少、永远在线、随时干扰”。

        比如说,我们原本用百度来查一个知识点,可偏偏有好多很吸引我们眼球的一些内容、有趣的短视频、精彩的段子呀、便宜又好的商品购买链接呀、如此等等,有各种各样的钩子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注意力给勾走了,然后我们就沉浸其中了,时间一下子就溜走了。我们这个时候才会恍然大悟,哦!,my God!我是干什么来的呀?我原本想查什么来的?忘记了!天呀,多恐怖。     

      专注、专注、专注,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有极大的专注力。上天给了我们无限的机会,却只给了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才华,所以越是优秀、越要专注。


      是的,我们想学习了,可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想学什么?可以学什么?随手可及的书本、知识就摆在那里,任由我们自己去取,而且几乎免费,可又带来一个问题,什么知识对我们有用呢?我们看学知识的效率怎么样?能记住吗?能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吗?


        所有的当代人都面临两个问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信息碎片化和知识结构碎片化带来的,则是学习效率的倒退和焦虑之源——因为他毁掉你的主动搜索能力和主动链接的能力,也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跃迁分三个阶段、认知跃迁、能力跃迁和能级跃迁。需要我们升级心智、洞察趋势、聪明的勤奋。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跨越式成长。


      大脑不该用来记忆,而是要用来观察、思考、创造和影响他人。就是这些在新时代高手必备的认知、一定要理解的社会规律,以及必须掌握的技能。因为很多内容,我们随手一搜就出来了嘛,干嘛要死记硬背呢?多伤神呀!当资源丰富时,选择的能力比执行更重要。读书、识人、修炼不是重点,关键是读哪些书?认识什么人?修炼什么能力?抓住哪个机会?


    与其用100%的精力学习一个领域的100%,不如用80%的精力学习每个领域20%的精华。 

 

      持续学习=扩大视野,提高效能=扩大移动能力;持续关注、观察、验证高价值区;向正确方向移动,爬上幂律顶部。高手战略的两个规律杠杆:对内,通过二八法则三次方,持续放大自我效能;对外,通过移动到系统的头部,获得系统巨大推动力。

   

      走向知识的源头,并与那些人站在一起。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创造知识的人。极其功利地少读书,读书也要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最近发展区。能简单地说,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之前,我感觉在育儿方面有些烦恼,好像不能准确知道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总是用说教和纠错的方式,总是引来孩子们的反感,影响了亲子关系。后来我就去找育儿方面的书籍,看了一些心里类和沟通类的书籍,逐渐改变了我的心智,改变了我的沟通方式,家庭也就更和谐了,最起码幸福感提升了好大一个档次。

   

        学习分认知性阅读、知识性阅读、娱乐性阅读,极其功利的分配资源,从你自己的需求开始,区分三种阅读,设定目标,分配时间和资源。把有用的知识在我们的脑海中结成知识晶体,用关联、树状、序列、数据的方式记住它,这就是提高认知效率的核心方式。


      跨界联机学习:跨界联机学习交流,用答案换答案,遇到问题,找人,谁最有可能有答案?在这之前我要准备些什么?然后贮备沟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学习的速度,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这就是我们焦虑的根源,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包括四个方面:

      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障碍?

    我们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案?

   

    提问会倒逼我们更新知识,深入思考,提问即创造,为了解决问题,昨天的思考和学到的知识会马上应用到今天的解决方案上去,形成迭代;如果一个知识有用,就不会被忘记;如果没用,忘记也不可惜。比终身学习者更有效的,是终身提问者。



五个绝佳的思考角度

1.证据: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

2.视角:如果站在其他人的视角看这个问题,会怎么样?如果换一个角度会怎么样?

3.联系: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和模式?我们以前在哪儿见过这种模式?

4.猜想:如果它与众不同,那是什么样的?

5.相关:它为什么重要?



      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运作,都不在你眼前发生,世界早已先你而行。如果你不懂系统,就是现代世界的睁眼瞎。一个系统至少包含三个因素:元素、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功能。系统由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比元素更重要。只要不改变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功能,即使替换所有的元素,系统也会保持不变,或缓慢变化。搭建正循环系统,破坏负循环系统、切断自毁路线。我们一定要相信,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经历过,并且找到了更好的解决办法,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学习。


          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如果太关注学习的快感,而忘记了学习的目的,那整体效率也会降低。执行是为了完成事项,如果没有真正思考事情的结果,只是盲目动手,那就失去了用更多方法、更多力量完成的可能。

   

      所谓成熟,就是理解了世界的复杂性,不再要求一味走直线。在路线问题上,拥抱折射,在最终结果上专注不动。两点之间,阻力最小的线最快。


      真正的改变都是逆人性的,推动跃迁的关键动力,是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开放而专注”九律

  1.见得人好,经常随喜赞叹。

2.找到自己领域的知识源头,并分享。

3.不随便崇拜谁。一旦崇拜,以他为顶,你的系统就又封闭了。

4.不再认为自己不喜欢、看不懂的东西就是傻的。

5.小心那些“一切都能解释得通”的上帝视角感理论。

6.对水平没你高的人要宽容,因为你也没有掌握真理。7.留出10%~30%的时间,给自己不懂也不太会接触的领域。

8.站在更高角度,发现和专注于自己的独特之处。

9.专注于自己的人生大问题。




“迟钝而有趣”七律

1.对不重要的事,漠不关心。

2.忍住第一反应,等待第二反应。

3.不追热点,等要点浮现。

4.寻求整体最优解,站在长周期做判断。

5.多元,定期做点儿不靠谱、有趣无用的事。

6.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找到自己的无限游戏。

7.放下焦虑,不要放下好奇心。




        极致的精明和极致的善良,是同一件事。它们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在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学习知识;如果知识也不能解决,那就善良些吧。


        开放而专注,迟钝而有趣,简单善良可激怒,连接带来了现代社会的底层改变。现代高手的7个心智关键词:开放、专注、迟钝、有趣、简单、善良、可激怒。面对世界,开放而专注,进入系统。面对自己,迟钝而有趣,智慧而超然。面对他人,简单、善良、可激怒。面对不确定,善良些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