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当别人穿短袖,她两件长袖,别人穿单衣,她可能出门穿小棉衣,长期的比别人更注重保暖,更是不碰生冷食物,甚至还会艾灸保养,但却慢性疾病不断,中医生会说这寒气太重了!
为什么已经比别人更注重保暖,避风寒,却比别人更寒气重呢?
“凡病寒者,不必尽由于外寒,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从中生,与病相益,故为寒记。”人不是所有的寒症都从外界而来的。
而阳气不足,则内寒生,如自然界一些,一些被人称为死水的地方,人一去就会觉得阴森森的,人与自然一样,阳气不来,则阴气来。
而人的内在阳气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哪里改善呢?
首先居所的改善,如果不能改善莫大焉大环境,可以修整一下内环境,干净整洁,采光与通风。
提升阳气非常重要的是,改善调控平衡自己的心情,减少情绪之气,破坏逆反了内在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行的平衡之气,随气先生之气病消,逆先天之气则病生。
还有就是注意日常的饮食平衡,根据自己当时的身体状态来调整,如果身有火,就少肉多素;如果虚火,那就是又要补,又要平补,可选阴性肉及如好吸收的蛋白质,果蔬也不能多吃。
吃东西基本标准,不胀不上火,不拉稀。像有人一说身体虚,就大补,反让身体邪火攻心;也有不分辩地吃果蔬,反而便溏了。这都是不好的。
当然外寒也要坚持一如既往的预防,人生病于外邪六淫和内伤七情,外界风寒暑湿燥火要注意避免,七情则干挠减弱内在的阳气,内在阳气一弱,则外邪就顺势而入了。
中医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个正气就是我们先天该有的原本就是那样的内在之气,人的任何执着妄念,情绪,都会破坏这先天之正气,让外邪能够乘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