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拉入了一个30人左右的群 -- 猫群的写作训练营。
老实说,在今年六月之前,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社群”,“公众号营销”,“付费打卡”,“线上分享”,我还疑惑怎么会有“早起打卡付费群”。
我对“群”的理解还停留在“QQ群”,不同地方的人由于相同的兴趣爱好通过QQ群而走到了一起。但我看到的微信社群是一个升级版,联系群友的纽带不仅是相同的兴趣,最突出的还是大家有一颗想要努力成长,自我升级的决心。作为一个典型的普通人,我是如何利用社群,来实现自我改变的三部曲?
我的初体验
我还记得我以前加入了一个Cosplay爱好者的QQ群,并且成为了一名忠实的潜水党,只窥屏不发言。群里的朋友出了Cos,发了照片,我一般是负责撒花鼓掌的那个。今年六月时,我付费加入了剽悍一只猫的剽悍江湖社群。这个在淘宝上买东西付费时的感觉很不一样。简单来说就是,购物车清空后,我心中有的是等待货物的兴奋感,有时还会有想要剁手的懊悔体验。但是,付费加入猫爷社群后,我有的是紧张感,迷茫感和不安感。
因为刚接触猫老师的公众号,只看过他的近期文章,完全不知道猫老师原来是公众号的大写手,社群大玩家,甚至还担心这也许是个新骗局。然而,冥冥之中有个声音一直在鼓励我去试试。向朋友借钱,并把入群费用微信红包发了出去。发出去的红包,泼出去的水。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我满是不安和迷茫:先不说是不是骗局,这个社群我加了到底有用吗?我有时间参与进去吗?
但开群后,来自四面八方的陌生人发出一条一条问好、自我介绍,和互相鼓励的话语淡化了我的不安。紧接着,猫老师的开群分享让我万分震惊。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个关于视野的观点:用他人的故事和思维来拓展丰富自己的阅历和视野。于是我成为了一个积极的窥屏人:倾听他人的分享,记录其中的精华,整理自己的思路。但是我几乎不在群里发言。
我的新实践
我是个不爱主动阅读的人,除了阅读课程要求或自己极感兴趣的书,我的阅读量实在少得可怜。在纽约地铁里,很多的人都会在包里揣一本书。即使地铁很拥挤,没有座位,有些人也还是会手捧一本书,扶着把手,摇摇晃晃地看着。
彭小六老师关于“阅读、整理、写作”的分享,让我的思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成为了“地铁读书”的一员。听完分享的第二天,我去纽约公共图书馆借了一本书,The Life Changing Magic of Tiding Up.我对这次的阅读体验可以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完全停不下来!开始阅读这件事让我兴奋;阅读这本书时,其中内容带给我思维的冲击让我兴奋;阅读后,看待事物的角度有了变化让我兴奋。但更让我兴奋的是,我从“听分享”过度到了“在实践”。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社群带给我的改变。
我的初分享
看到社群里有许多特别积极的人,我由衷的羡慕他们的执行力和毅力。开始做一件不难,但坚持做一件事却不简单。
我很不喜欢写作,除了课业要求,我从未写过日记,随笔。因此,当看到社群里的朋友一篇一篇的整理笔记跳入聊天记录,一个一个的简书,公众号文章分享链接被Po在主群,我对着自己的空白Word文档,感到十分失望。于是,我就“头脑发热”加入了猫群写作训练营,通过“付费加入社群,完成任务即退”的外界约束去锻炼自己的执行力,克服不爱写作的缺点。彭小六说过,对知识的掌握和管理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分享。
我不是妙笔生花的写手,也不是满腹干货的牛人,我只是个普通的懒人。但是,因为这个社群,我即将为期7天的日更分享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