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序:过去的感觉现在依然,真要写一篇新的文章,难度还是非常大。
【一】
当微信里,007公众号的作业提醒又跳出来时,我一闪而过的目光再次透出了焦虑,作业还没影,怎么办?那地狱般的压力又逼近了。别人会说,你可以随便写呀!有啥压力?
其实,在我感觉中,随便写和不会写,其实结果一样:写不出来。主要就是有主题和没主题的两个极端,一端是空白一片,主题全无,根本无法写;一端是无数个主题连一片,无法选择自然也无法写。
【二】
在这种压力下,总会在脑海里的呈现一个人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挣扎和茫然无助的样子。耳边传来两种声音。
“一个声音说:看到没有,就算你把得到的知识都吞到肚子里,学的再多,你还是你,是啥还是啥,何苦呢?更何况你的幽暗依然,还是和以前一样。三年的写作也没能让你轻松一些,放弃吧,多痛苦的事情,何苦为难自己,不就是一个凡人吗,找个折腾的事情来折磨自己就能得道成神,做梦去吧。”
同时另一个声音也响起来:“千万别放弃,它带来的好处你曾经体验过,自我的改变虽缓慢也是有感觉的。第一次的放弃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放弃,好不容易建立初心的模式不能就此罢手,垮塌后的痛苦更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到时的悔恨痛苦绝对远远大于你当前的痛苦。
两种声音此起彼伏,我似乎成了审判者,要站在哪边?困扰之极。
写过几次类似的写作焦虑,却依然无法治愈这种焦虑感。只能等到独立主题的出现才行。
【三】
这时,与朋友聊天中,谈及对读书的看法,对话中自己突然冒了出来一个概念,要积土莫扬灰。瞬间感觉,主题来了,文章有了。
积土扬灰,虽然又土又灰,但自我感觉非常有价值。我的写作初心就是构建出有肥沃的土壤的内心,助于自我认知的迭代成长,至于能有多大的用处,这是后话。当我下意识地反思书读了那么多到底何用时,蹦出的积土扬灰的概念。我一直都有把书当土壤来看待的想法,所有的输入输出无非是给自己增加肥沃的知识土壤,所以书不断地去泛读,并用日记或写作来架构成土壤,如果不这样,自己的想法、念头或知识就是像飞扬的尘埃一样,情绪来时飘扬一下,无法融合,太多了也就是形成了认知沙漠,看似多却无用,无法利用,只能起到情绪的沙尘暴。
要积土莫扬尘,把这句话送给自己,也给有缘的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