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本来住在延安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的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欲独占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建立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而中共方则要求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建立独立、自由、和平、民主、统一的新中国,两党的矛盾日益升级。
为在国际上赢得他热爱“和平”的美誉,蒋介石三邀毛主席来渝谈判。在老蒋看来,毛主席定不敢来,演足了国民党追求“和平”的戏码。
毛主席若来重庆,那无异自送虎口;若不来重庆,则是中共方“拒绝和谈”,恰好扣上一个屎盆子,可见老蒋的居心叵测。
没曾想,毛主席竟然应邀前往,这让蒋介石连个谈判的准备都没有。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周恩来、王若飞等动身来到重庆,就国共两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在重庆进行历史性的谈判。
毛主席在渝的前两晚、最后一晚受老蒋邀请住在林园,其余时间全都住在红岩村的这间办公室。
主席的办公室没有特殊之处,竹椅竹几,一个烟缸、两个茶杯。
靠墙角的地方,有个机要文件柜,上面放着一台老式的电风扇,旁边,是个立体的大报夹。
老式的办公桌上,是主席办公的笔墨纸砚,外加一个茶杯、一个台灯,没有电话。
前面篇章已经介绍过,整个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只有一部电话,设在一楼的电话室,主席、总理的办公室都没有。
在这办公桌上,主席重新书写了他的《沁园春•雪》,赠给柳亚子先生。
一把藤椅、背后一个竹书架、落地式的衣架上挂着主席灰色的军装,墙上的相框里,是主席盔式帽的照片,右手方一张藤编凉椅,可半躺半卧,供主席休息。
主席的床上有一把老式的大蒲扇,时正值八月尾九月初,虽已立秋,但对火热的重庆来说依然烈日炎炎,大蒲扇是常备。
木质的洗脸架正如我们童年见到的一模一样,木质的洗脸盆、木质的水瓢,一块老式的重庆肥皂,一切都是当年的样子。
这张饭桌,本是房东饶国模的,主席来后,办事处借来放在主席的办公室外,方便主席吃饭,这里恰是二楼的尽头,没人打扰。
这里成为主席招待来访者的餐桌,除了招待自己同志,主席还用它招待三位来访的美国士兵。
重庆谈判期间,主席在这间办公室里同周恩来、王若飞等共商国是,共同研究决定谈判中的重大决策,并在这里成功指挥了“上党战役”。
“上党战役”是怎么回事呢?
表里不一的蒋介石这边邀请毛主席重庆谈判,那边却让阎锡山攻打由中国共产党晋冀鲁豫解放区控制的长治地区。
刘邓大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集太行、太岳、冀南三个主力以及地方部队和民兵,发起“上党战役”,共歼国民党军队3.5万余人,给进犯解放区的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
上党战役的胜利,强有力地增加了中共方的筹码,直接配合了中共方在重庆的谈判。
一边面对蒋介石的笑里藏刀,一边应对蒋介石背后捅给的刀子,主席利用隐蔽在办公三楼的秘密电台,“上党战役”取得胜利。
而毛泽东此番的重庆谈判,也成为他此生的光辉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