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翻一本有意思的书《纳瓦尔宝典》,据说是硅谷成功人士在社交平台上日积月累的自己的人生准则。以下是其中一条:
我认为,生活本身没有那么难,是我们自己把生活变难了。我在生活中努力摆脱“应该”这个词。当“应该”在脑海中出现时,其背后隐藏的是负罪感或社会规训。如果做一件事是因为“应该”,那就表示你内心是不想这么做的,而违背自己的心意会让你变得痛苦不堪。因此,我努力在生活中减少“应该”做的事。
书籍封面
我又联想到之前看过的一本小说《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我。”
"All our life, we are about to get rid of the expectations of others to find the true self."
这些话听起来都挺鸡汤的,因为都是别人的人生,别人的经历,别人的感悟。
很多人都熟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我也是近期,才开始理解他的“怀疑一切”:
-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绝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
-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
-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看来,又有一个需要补课的了《第一哲学沉思录》。
笛卡尔的怀疑论,让我想到了禅宗的参话头,持续追问“是什么”。
怀疑可以,但得先展开,没有展开的怀疑,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