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尊敬)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即在学习活动中,尊敬教师最难做到;只有教师受到尊敬,他所传之道才能得到民众的尊重;道得到尊重,人们才会懂得敬重学业。由此可见,《学记》倡导“师严而道尊”,其目的在于通过尊师重道而推行社会教化,因为“师”和“道”是紧密相连的,“师”是“道”的传播者,只有尊师,才能实现用“道”来化民成俗的目的,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怏,人有怏则法度坏。”
韩愈《师说》言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仅十一个字,就把教师的职责做了全面准确的概括。师即道,道即师,以道为师,以师为道,有道之师尊贵而庄严。《尚书.咸有一徳》云:“德无常师,主善为师。”有师教而后人知学,人知学而后能向善,因此,“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周敦颐《通书.正文师》)
孔子以六经为教材,以六艺为课程,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学校教育、社会教化融为一体。而儒家之“学”非今天一般的文化知识之学,而是包含了非常广泛深刻的含义,即从一般文化知识到做人处事的道理。儒家之学核心就是经学,是由孔子开创。历代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之“学”是“为己之学”,是修身为本之学,是做人做事之学。通过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正是儒家的基本价值取向。
《白虎通.五经》云:“孔子所以定五经者何?以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迟,礼乐废坏,强陵弱,众暴寡,天子不敢诛,方伯不敢伐,闵道德之不行,故周流应聘,冀行其道德。自卫反鲁,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孔子整理、诠释“六经”的宗旨是为了明道、传道。他周游列国,风尘仆仆十年后,自知王道不行,遂通过师儒传习的方式明道、存道、守道。后世儒者深契孔子整理六经之意,把“经”训为常、常道,把经典看成是载道之书,强调经以载道,研读、诠释经典是为了求道、明道、得道、行道,通过经典诠释彰显儒家之道。在传统的演化过程中,“师”与“道”甚至合而为一。故韩愈《师说》亦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为了强调师尊,荀子把师同天、地、君、亲并列起来,指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而要成为有道之师,获得尊严,不仅要求教师“学高”,而且要求其“身正”。因为,从师德而言,教师是“礼”的化身,是社会道德规范的代言人。“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教师需先善其德,才有资格教育他人,成为他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学记》亦云:“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大学开学,学子们要穿着礼服,用菜祭祀先圣先师,以表示敬师重道。在古代,学礼是各类学校教化学子、尊崇师道的重要途径,主要有释奠、朔望行香、乡饮酒礼和射礼四种学礼。在京城国子监还有皇帝亲临视学、临雍讲学和新进士释褐等。在地方学校,作为开学典礼,有“送学礼”(或曰“入泮”),即地方官率领新生到儒学明伦堂,向教官行谒师礼,很是隆重。这与其说是对教师的尊敬、崇拜,不如说是对教师的期待、要求。好教师是尊敬出来的,其意涵庶几在此。(19.01.19《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