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这种设施在九年义务教育制的学校以及高中里面真的是只能用可有可无来形容了。
早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就有了向学生开放的图书馆,说是图书馆,其实就是一间放书的小屋。凭借一张纸片做的借阅卡就可以自由借阅图书。可能我注定跟这个小屋无缘,当我拿着已经有些褶皱而且被撕了几道口子的借阅卡去借书的时候,那个管理图书馆的老师冷冷的瞥了我一眼,问了一句“你觉得这样的借阅卡能借书吗?”
好吧,不能否认,我一向不擅长保管东西,这是我的错。不过我一直觉得,如果当时在发这张纸片的时候班主任就告诉我这张纸片以后有大用,我想就算我不把它裱起来,至少也会放到一个像样点的地方,让它少几道褶皱,而不是当班主任告诉我们学校图书馆已经向我们开放时,好多人(包括我)还不知道那张纸片就是借阅卡。
其实也不怪班主任,因为我觉得一张借阅卡能证明我的身份就足够了,那个管理员老师何必要求它的外表呢?这件事至今回想起来我还是感到很诧异。
初中的时候学校里干脆就没有图书馆了,好像只弄了个图书室用来存放将要发放的课本。我一直觉得“图书室”这个名字应该贴在小学那个图书馆的门上,因为那么间小屋非要叫图书馆,就多少和《围城》里边的欧亚大旅社有点沾边了。
高中的图书馆倒是可以用“馆”这个字,不过用“关”也许更合适一些。如果不是无意中看到了我们高中的招生广告,我恐怕到毕业都不知都学校里边还有个图书馆。广告里面,学生们带着求知的欲望走进图书馆,在书柜前流连忘返,图书馆还备有学生们休息用的桌椅,学生们坐着、站着、捧着、读着......
这个广告如果放在我们的省图书馆可能比较合适,放到我们学校就真成天方夜谭了。因为首先除了吃饭、睡觉跟拉屎撒尿以外,教室就是我们这些高中生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吃喝拉撒睡连“喝”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其次,在严峻的高考压力下,高中生怎么能看杂书呢?你把课本啃透了还有作业要啃,作业啃透了还有课外辅导资料要啃,课外辅导资料啃透了老师又不知道给你弄点什么啃。啃来啃去,很多人门牙崩掉了还在啃。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图书馆连门都不开,你穿墙进去吗?
所以真的很感谢我的高中还很人性化的在周二下午留了两节语文阅读课,语文老师会印几页阅读材料材料发给我们,这些就成了我们在高中里闭关三个星期乃至一个月所能接触到的唯一的新鲜空气。
也许是上面这些原因,我到了大学里也不是很爱去图书馆,但凡去也是只借小说。可能这就跟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一样,被剥削久了,见了儿时的玩伴也要叫声老爷。不过至少现在我的借阅卡不会皱掉了,因为它是硬塑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