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崭新的一周又开始了,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尊师重道,继往开来》。
尊敬老师,重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荀子》里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业技术的师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尊师重道”,是学生乃至全社会必需具备的思想素养和行为举止。
首先,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人士,理应受到全社会尤其是学生的尊敬。
传授知识、培养习惯,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肩负使命,时刻以身作则,为了多传授知识,更是和时间赛跑,课堂上抓45分钟,抑扬顿挫,毫不在乎嗓子已经超负荷工作;课外批改作业,发现问题,还要找时间解决问题;学生之间产生矛盾,老师又要化身调解员,苦口婆心,化解矛盾,你们重归于好,老师却往往筋疲力尽;学生打架,老师从来不会见死不救,永远都会挺身而出,英雄气概绝不输当代警察……老师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更好更优秀的人,就凭这样的工作性质和初心,老师,值得学生一辈子去爱戴。孔子的弟子个个都是尊师重道的典范,不仅从学时非常敬重老师,在孔子去世后,众弟子为他服丧守孝三年,其中有一个叫子贡的弟子,在孔子墓旁造了一间房子为他守墓六年,尊师之诚,为中国文化造就了一个词“楷模”,子贡后来成为一代富商,为人和成就都成为后世楷模。
其次,身为学生,从成长的意义出发,要自觉做到尊重自己的老师。在抗日战争期间成立的大学——西南联大,虽然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却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和杨振宁)、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教育史上的传奇,传奇的缔造并非偶然,源于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自由教学的风气,以及全社会尤其是学生尊师重道,刻苦学习的作风。学生越尊敬自己的老师,师生关系会更融洽,老师也更乐意不辞劳苦地付出,努力帮助你成长。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的腾飞造就了优渥的生活,一些人收入高了看不起老师,有一些孩子,在家里养尊处优,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老师的批评,甚至把老师善意的提醒当成是揭短,脾气一点就着,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也消耗掉彼此很多的精力,这实在有违教育的初衷。“程门立雪”是关于尊师重道的典型故事,讲述的是北宋理学家杨时,有一次和一个学友去向当时的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求教,适逢先生在火炉旁打坐养神,杨时和同学便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先生醒来,发现风雪中的两个学生已经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现在的师生关系,虽然不需要立雪求教,也没有“师命不可违”的苛严,但该有的道德规范应该严格遵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尊师重道呢?
一是虚心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传授知识,要认认真真地倾听接受,尽全力去琢磨并消化吸收,上课自以为是的态度,不仅是对老师极大的不尊重,对自己学习知识、学习做人也是极其有害的。恭恭敬敬地听讲,是对知识本身的敬重,也是学生对老师该有的态度。
二是理解老师的批评管教。要知道,老师批评你的字写得丑,是提醒你可以写得更好;批评你抄作业,是因为抄作业最终会让你一无所获;老师要求你穿校服,是因为统一着装不仅可以避免同学之间的攀比,还能让你避免在着装上浪费时间。关于手机,你看到的是精彩的游戏,老师看到的,是被手机毁掉的前程;关于早恋,你看到的是甜蜜的爱情,老师看到的是荒废的青春。理解万岁,这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双方调动智慧,调整认知才能实现。
三、尊师重道还表现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中。首先是做一个彬彬有礼的学生。悄悄地问在座的同学,见到老师问声好你做到了吗?在不少孩子眼中,老师似乎是不会生病、不会有情绪,也不会疲倦的机器,甚至在个别孩子的观念里,认为老师对学生好是理所当然,而学生对老师好就是巴结奉承,这种思想是不利于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其次,尽量不要给老师添麻烦,不要惹老师生气。学生按时背书,按时完成作业,可以让老师省多少心哪,老师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生命,会累、会有情绪,管几十上百个学生,精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教师群体亚健康状态占了70%,如果学生惹是生非,老师常常要用半天甚至几天来处理,真是心力憔悴。试想,在这种状态下,老师还能拿出最好的精力来传道授业解惑吗?还能露出学生所喜欢的微笑吗?还能产生学生所期待的幽默吗?
“为学莫重于尊师”,今天,我向全体同学发出号召:望大家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师重道,刻苦学习,让文明之风在我们的校园和社会吹拂,让文明之花在华夏大地盛开,让文明之树在大江南北葱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