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星期二 16点08分
“王校,这是作协的组成构想,你看看。”我到达文联后,秘书长尹宁递给我一张表格,上面是他根据以往的情况,做的一个作协架构。
终身名誉主席是李学源,年龄也近八十了吧。我很久以前看过他写的诗集,配发的照片显示,他参加活动时,曾经和冰心等作家合影。很多年不见,据说身体还好。
名誉主席是尹乐祝和张道敏,前者是原文化局局长,退休后现在老年大学做执行校长,后者在党校工作,出过多本作品,于宣传长白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秘书长是尹宁,他是文联的秘书长,多年来,一直坚持办好地方文学刊物《望天鹅》,为县域内的文学爱好者搭建了展示和学习的平台,对于促进地方文艺的发展算是功不可没。
作协副主席有王德军、朱云霞、卢新,副秘书长有姚国胜和王红霞,都是很活跃的文学爱好者,是我很熟悉的文友。
主席后面跟着我的名字,我有些惭愧,却已经于此前同意接受这个重任。
还是放假之前,我正忙着处理单位的事,接到尹宁秘书长发来的微信,说作协要召开年会,准备确定一位新的作协主席。
作协的依托是《望天鹅》,我经常投稿,偶尔也参加文友的聚会,谈谈文学创作方面的体会,谈谈生活的酸甜苦辣,大家都很开心。
2016年十月份,我还跟随很多文友加入了市作协,成为会员。目前也就限于在市作协的微信群中偶尔转发几篇文章。
市作协的秘书长是我师范的老师迟建边,几乎三十年不见,往日给我们上课的情形还在,栩栩如生的讲述,极度夸张的表情,他很擅长讲演百态人生。
在这个文学圈子中,我是名微言轻,只不过喜欢文字而已。
看到秘书长的微信,我自然是表示愿意做一点工作,让更多的人在文字中领略深度的乐趣。
他开门见山,提出让我来做作协的主席,并指出我在教育,圈子比较广,适合做这项工作。
此事,他一定和前文化局局长,也就是他的父亲沟通过,反复掂量了圈子中的人,故而有这个构想。
一番盛意,我不能再推辞,便接下来这项工作。说是接下来,其实我只是到网上看了其他县域作协的构成和各自的职责,算是初步有个了解。
至于内部构成,还是秘书长有想法,基本上是沿用老的模式,另外又吸纳诸多文友为理事。
“我们要进一步发展会员,特别是把喜欢文字的老师和孩子吸引到作协来。”我老早就有这个想法,已经和单位的几位老师说过,他们也很喜欢参加这个业余团体。
“是啊,老师和孩子参加很重要。”秘书长补充道。
“我们将专门组织一些写作活动,带动学校的读写结合。”作为语文教师,我清楚它的意义。
“挺好,慢慢设计。看看,咱们打算请几位做名誉主席,适当为活动提供点方便。”秘书长提出了他的想法。
作协没有经费,寻求赞助是必然的。秘书长推荐了两个人选,并确定其中一位由他去做工作,另外一位旅游界的老板由张道敏老师去做工作。此前,我已经想好一位,也是新近结识的朋友,餐饮业的排头兵,四十刚出头,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前期在一次朋友聚会时结识,通过他的努力,学校十个困难孩子获得了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
大家都熟悉,一拍即合,只不过需要分头去开展工作而已。
回到金华后,我立即给县城和县城周边学校的领导打电话,请他们委托合适的领导或老师跟我联系,做好学校的初步推荐工作,等待合适机会让大家填表加入作协即可。
都是教育人,大家都很感兴趣,愿意为地方文学事业做点事情。
我又给县教育局主管业务的局长打了电话,和她谈了我的想法,不过是开展活动时,以县局和文联的名义下文,为获奖的师生发个证书,带动县域的语文教学。
业务局长很支持,根据我的构想,我提出让基础教育科的科长加入作协这个团队,方便日后沟通和开展工作,她赞成我的想法。
电话打过了,我又和餐饮业的那位朋友沟通了,他有些惶恐,认为不妥当,但听说是我们共同的想法,他就明确表示,可以提供一些跟踪服务的。
我们将于近期将核心成员聚在一起,做一个简要的三年规划,做好分工,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力求真正发挥作协的组织作用。
走近作协,我和许多爱好文学的人一并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