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的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出了这个病症。
“空心病”,也叫“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症状表现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该博士认为空心病虽然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药物无效,因为不是生理疾病。
患病者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
据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这是生无可恋的孩子自己组织的自杀群。
令人骇然的数据背后,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模式。
十多年前,学校喊过一阵子“素质教育”的口号,卖菜的都知道“减负”这个词,可是,学习毕竟不是跳跳舞,唱唱歌,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最后高考还是看分数。
于是考不好了,高中老师埋怨初中没教好,初中老师责怪小学没抓实。大家坐下来还是要拼死忙成绩,毕竟好分数才是硬道理。
国内的教育制度长久以来一直是这样,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撼动,很难说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不失为甄别人才的最优手段。
可是学校、教师毕竟是面向群体,服从命令的,在大的环境如此这般之际,家长的角色更加重要。
家长开始焦虑,不安,对于孩子的成长更才更加有害。
上述数据,调查对象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
而这些乖小孩,却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他们只是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却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活着,感受不到生存的快乐。
这与从小家长的教育不无关系,每一个患“空心病”的孩子,家长都是焦虑的,他们重视了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身心健康,否则一切都是枉然。而焦虑的大人们却不惜拔苗助长,担心着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自己的心态却已经输掉了。
多少大人一回家问的就是:作业写完了吗?而不是你今天累吗?有开心的事情吗?
当孩子成绩不佳时,有的家长没有反思、检讨,一起分析问题,研究策略,而是暴怒,打骂,或冷嘲热讽,这让孩子觉得,家长并不是真正地喜欢自己,只是喜欢成绩好的孩子,自己成绩不好,就如同坠入地狱。
当孩子取得不错的成绩的时候,父母并不会开心的拥抱、夸奖,而要按捺住心里的欢喜,淡然地说“不要骄傲”。父母使用情感隔离,很冷静的告诉孩子“你要继续努力”,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他没有得到应有的感情认同,本来是想和父母分享他的喜悦与高兴的,但一盆冷水下来,孩子的心里会觉得,自己永远都无法享受成功的乐趣,因为永远都不可能满足父母的要求,学的好了,只是勉强不被批评罢了,又有什么劲头呢?
大人们觉得自己是关心孩子的,上完班,做家务,还抓了学业,再花钱给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付出满满,稍不如意,便将自己的付出如祥林嫂般碎碎念叨。
可是孩子不会因此感恩,报班又不是他们提出的,被强加了还要被抱怨,谁会乐意。他们喜欢大人的陪伴,听听他们说说废话,一起哄闹玩耍,一起读读书,谈谈读书的收获,一起郊游……这才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爱、被关心的。
每次调休小长假,在班级问孩子的感想,一部分都会说,没意思,还不如上课呢,在家里就是拼命的写作业,学校的布置完了,家长有布置了很多,然后去上写话课,英语课……还是在学校和小伙伴在一起比较开心。
家长的焦虑,来自整个社会的焦虑,而社会最大的焦虑,就是在教育上。
我们习惯以爱为名,打着一切都是为你好的旗帜,忽视孩子内心的声音,忽略带他们感受生活的本真,而强加上我们以为正确的价值观。
当孩子想亲近大自然时,我们把他们塞进培训班;当他们想和小伙伴自由玩耍时,我们把他们关在家里;当他们想做家务时,我们说:不用你搞,你就负责好好学习。
父母和孩子之间,本该是有很多情感互动,学习要问,但孩子更需要在家庭情感中得到滋养和成长,而不需要只关心成绩,动则发火,爱还要谈条件的家长。
如果觉得学习只是安抚家长的情绪,而自己丝毫没有从中获得一丝半点乐趣,那其实是巨大的折磨,长期没有心灵的舒张,压力的排泄,必然导致校园暴力事件,催生出“空心病”。
心理学家武志红先生说“关系便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一个人知道自己是谁,知道做什么事情是对的、是好的,知道做什么事情能够让自己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和自我肯定,知道怎样和身边的人友好相处,表达自己的观点,化解矛盾,这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整个社会莫名焦虑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静下心来,陪着孩子慢慢长大,带着爱心长成一个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