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跑步了1公里的时候,keep提醒我用时5分10秒左右,我突然就已经知道,今天,我的跑步成绩极可能会突破自己的记录,并且配速就在5分10几秒每公里样子。
为什么我能如此笃定?
因为这一公里我并没有放开自己的速度去跑。今天给自己定了一个跑步策略:不追求快,只追求每公里时速的稳定。要掌控自己的跑步速度。
和以往不同,以前跑步我一开始就是几乎全力以赴,第一公里比较快4分多钟,第二公里5分多钟,第三公里有点气喘接近6分钟,第四公里有点虚脱到了6分多钟,最后一公里冲刺一下勉强到了5分多钟。最终每公里平均配速在五分半左右。
一直觉得还可以有很大的提升,但基本稳固在这个区间值。
我发现自己以往跑步的时候,刻意关注了时间、配速,这导致自己在跑步的时候也很焦虑,总希望自己能够快一点再快一点。
虽然我很享受跑步完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感觉,但每次跑步过程都很痛苦,尤其中段,感觉目标好漫长,而我的体力已经跟不上,该死的keep提示音还不响起来。
我骨子里有股拼劲,不服输。尽管身体很累,意志力还在不断鞭策自己,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好。每次跑步,都感觉像是在燃烧自己的生命。
跑完步有多爽,跑步时的痛苦就有多深。所以每次傍晚,提醒自己去跑步的时候,都有种又爱又怕的感觉。
想要感受跑完身体从透支到回复的酣畅,又怕跑步时燃烧生命的痛苦。
所以自己的跑步情况总是断断续续,时有时无。
这次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告诉自己不要太快透支自己,不要过度关注时间,掌控一下速度节奏,在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去跑。
这么一调整策略,感受大不一样。
当自己速度有点快了气喘了,意味着有点超过现有的身体负荷,就缓一下速度,调匀呼吸气息。
感觉自己可以更快一点也没事,就慢慢提升一下速度,直到脚跟肌肉提醒自己临近界点。
河边的漫步道上均匀的响着脚步声,感觉与自己的身体成为了朋友,有个第三方视角随时在监控身体状态。
有一种掌控秩序的感觉,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且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在什么时间点可以收割果实,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满足感。
人的幸福感跟控制有很大关系,控制又区分外界的和内在的。
当我们总是遭受一连串的挫折,就会产生无力感失控感,从而怀疑自己。所谓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
成功才是成功之父。连续的失败会让人自我怀疑,认为是命运的安排。
外界的事物经常会脱离自己的控制,我们先从控制内在做起。当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和行为时,我们也会有自信影响他人,甚至掌控他人。
所谓气场,就是能量的外溢。
而掌控自己的关键在于什么呢?
养成自己的习惯,习惯的核心是体系。
外界有太多影响我们注意力的事,还有我们内心有太多的欲望,尤其跟时间相关的事情,急于求成、一劳永逸等心态引起的焦虑感。
只有体系化的习惯才可以对抗纷繁复杂的影响。
世界变化太快。有人问,怎么与抗衡这变化的世界?
找到属于自己的不变的东西。
无论个人还是公司。
对于个人而言,哪些事情是不会被快速变化世界淘汰的,穿越时间周期的?
找到那些有复利的事。比如运动、读书、写作、冥想、复盘等。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做难而正确的事还是简单易坚持的事,这两者的矛盾点在哪里?
经常看到有人立下很多flag,日更,每天读书、运动等。Flag很美好,却没几个人能够坚持下来,连21天的门槛都跨不过。
现在终于想通了,两者并不矛盾。
当我们立足于长远未来时,需要立一个正大难的目标。目标越远大,越能够给自己提供动力,在碰到短期的困难挫折时,越有心力去坚持。
吾非凡人,燕雀安可笑我鸿鹄之志。
当我们把目标落地到执行时,一定要越简单越好,简单到不能失败。比如日更365天是个很美好的目标,但是每天我只需要写300字就好。健身可以锻炼我的体魄,每天我只要做5个俯卧撑就好。
越简单,越坚持。这时候承认自己是普通人,做不了超越极限的事。
但我们有定性,不争先。求的是日日不断之功。
真正的强大,来自于在开放环境下持续的,不被打断的,看似貌不惊人的迭代造就的复杂网络系统。和外表的智商/抖机灵没有关系。
充分理解这一点后,就会产生极为强大的自信,知道只要保证自己的迭代成长不被干扰打断,只要争取能够迭代很长的时间,你可以超越你现在觉得不可企及的所有目标。
而很多看上去的聪明人,往往因为过于急躁耗尽资源,导致没有足够长时间继续迭代; 要么因为环境因素,迭代被强行中断,成果突然被损毁,而他们的故事和真实教训,很快就凐灭于历史的记忆之中。
第98天日更
全网搜索唯一名:石人一只眼
关注我,看屌丝怎么认知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