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龙艳华
唐开元二年(714),七祖行思驻锡青原山,将六祖惠能“顿悟”之法扎根庐陵。禅宗青原法系也使禅宗南宗宗风得以发扬光大,青原山成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的鼻祖。
唐天宝八年(749),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受阻后,造访青原山,参礼行思和尚塔。而后,鉴真一行六渡东瀛顺风顺水,并将曹洞宗教义广泛传播于日本佛教界,从而在东南亚佛教徒心中绾起了一个永远的青原山情结。
颜真卿用八分书题写"祖关"二字,唐僖宗敕谥行思"弘济禅师"并亲题塔碑,宋英宗赐额"安隐寺",黄庭坚亲书《次周元翁同曹游青原山长韵》并刻碑留存,苏东坡欣然游青原山,宋徽宗亲书御赐安隐寺为"净居寺",李纲作《游青原山记》并刻碑留存,胡铨、周必大回归故里隐居青原山著书立说,文天祥奉诏勤王前夕与净居寺住持齐禅师彻夜长谈并书写"青原山"匾额……唐宋时期,因结缘于数不胜数的名人逸事,青原山的时空显得博大精深。
明朝著名理学家王守仁的到来,使青原山禅学的高深悟境渐次渗透到寻常百姓家。王守仁在青原山讲学,擎起心学的旗帜。其后,邹守益、聂豹、欧阳德、罗洪先等追随者秉承阳明遗志,相伴净居寺的晨鼓暮鼓,将阳明理学与南禅佛学发展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之境界。
清康熙三年(1664),药地大智禅师主法净居寺。他就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一生忠孝两全、正气凛然,著述400余万言,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大师以儒为禅,提出"儒释道三教归易"之说,主张五宗"大道本圆,何分门户",使净居寺的地位达到历史极盛。殿堂、五贤祠、圣域、祖关等旧迹遗址重焕生机,香火鼎盛。王夫之、顾炎武、魏僖等名流学者先后到寺相访,释儒交融。施闰章、毛奇龄主讲"青原会馆",儒者名宿蜂拥而至。
药地大智禅师在寺后试剑石上题写下"天在山中"四字,一语道破天机,天外有天,天外无天交融,兼济天下的儒家情怀的尽情释放。
清道光十九年(1839),建阳明书院,与白鹭洲书院遥相呼应,成为庐陵学子梦寐以求的圣殿,成为庐陵大地丰富人文思想的孵化基地。
青原山,禅学与文学、理学、书法、气节的珠联璧合,使之犹如一片郁郁葱葱的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