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越来越郁闷了,主要原因当然是孩子的学习。
妈妈觉得,已经上初二的儿子没有丝毫的上进心,学习好坏好像跟他没关系一样,考多少分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他吧,他就听着,可过后该怎么滴还是怎么滴,看的你是干着急没办法。
班主任老师也反应,孩子上课是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作业也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谈心讲道理一点用处都没有。
妈妈还觉得,儿子不仅在学习上这样,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好像也都是那种无欲无求的态度,似乎没什么事能让他兴奋,也没什么事能使他沮丧难过。
妈妈想不明白,一个14岁的男孩子怎么会这样呢?
这种状态出现在一个14岁的男孩子身上,确实早了点。
14岁,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年龄,不用理论,经验就可以告诉我们,那应该是最具活力的年龄啊!童真尚未褪去,男人的特征与心事正在疯长,各种激素的分泌活跃而不稳定,脑袋中的矛盾冲突与新奇想法更是层出不穷。所有的这些,都将促使一个孩子变得“不安分”,为什么这个14岁的男孩子会如此“佛系”呢?
让我们从一个动物实验说起吧。传说,科学家抓了一只跳蚤,就把它关在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为了防止这个小家伙凭借自己出色的弹跳力从杯口逃跑,科学家就又在上面盖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片。这下好了,围了个密不透风。
但跳蚤毕竟是跳蚤,它怎么会安于待在一个玻璃杯中呢,于是它就像往常一样的跳,各个方向的随机的跳。结果你肯定想到了,无论跳蚤怎么跳,都不可能突破这层玻璃的藩篱。慢慢的,跳蚤变得安静了,也许是它累了,也许是脑袋撞的不那么灵光了,反正就是安静了,安静的待在杯子底儿上,只偶尔的来回爬两趟。
科学家饶有趣味的趴在桌子上看着这只安静的跳蚤,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但他们还不满足,他们还想看看把玻璃片撤走后,跳蚤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于是,他们就真的把玻璃片撤走了,他们并不担心跳蚤逃走,因为跳蚤多的是。可跳蚤并没有逃走,依然安静的在杯子底儿上徘徊,很淡然的样子。科学家不甘心,就把跳蚤倒在了桌子上,可跳蚤依然不跳着逃走,依然爬来爬去,就好像丧失了弹跳的能力,无欲无求了。
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习得性无助”,太多的挫折极大的打击了这只跳蚤的自信心,使其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信念也随之也坍塌了。于是,就只能淡然了,只能无欲无求了。
“习得性无助”这个理论对于孩子的“无欲无求”也就有很强的解释力。让我们来看看孩子的处境吧,看看孩子像不像这只跳蚤。
我们人是社会性的,就是大家伙要生活在一块,所以我们除了食、色这种生理层面的欲望,还有在人际比较中希望获胜的社会层面的欲望。在物质生活已经不成问题的今天,社会层面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我们都想有成就感,都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反过来说,我们都不想被别人瞧不起,我们都想挺直了腰杆做人。
那一个孩子社会层面的需求怎么才能得到满足呢?就要在和同学的比较中获胜。只有获胜了,至少也要名列前茅,同学才会认可你,才会尊重你。
按道理说,这种人际间的比较可以是多维度的,可以比较谁的学习好,可以比较谁的体育好,也可比较画画、唱歌、弹琴等等。但孩子面对的现实却不是这样,他们基本上只在一条赛道上比拼,那就是学习(成绩)。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名只有一个,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擅长学习。
对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基本上就等于是天天在打败仗,就像那只跳蚤似的,每跳一下就撞一下脑袋。我们非常希望孩子能越挫越勇,能知耻而后勇,能笨鸟想飞,但现实不是我们的想象,越挫越勇的人极少,绝大多数都是越挫越怂,就像那只变得安静的跳蚤。
人是需要价值感支撑的,是需要那种“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信念支撑的。那这些孩子怎么去获得他们的价值感,靠什么去培养“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信念,怎么去满足自己社会层面的需要呢?
似乎没什么办法了。
一只跳蚤,面对一个无法战胜的世界(玻璃杯),明智的选择了安静。
一个孩子,面对一个无法战胜的世界(父母、老师、学校、学习、成绩),选择“无所谓”,选择“无欲无求”,变得“佛系”,不明智吗?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