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瑜伽
瑜伽(yoga)主要指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合一,起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
瑜伽,不只是一套流行或时髦的健身运动这么简单。瑜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瑜伽的基础建立在古印度哲学上,数千年来,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经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瑜伽信徒发展了瑜伽体系,因为他们深信通过运动身体和调控呼吸,可以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健康的身体。
修炼方法——瑜伽的八支行法:
为了实现“对心的控制”,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提出了瑜伽修行所必须的八个阶段的修法,称为“八支行法”。这些功法是:
1 持戒(yama) :指必须遵守的戒律,包括不杀生、诚实、不盗、不淫、不贪等。《瑜伽经》认为,在作瑜伽功之前,一个人必须要有充分的道德修养,否则的话,他的心是不会平静的。
2 尊行(niyama):指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包括
(1)清净(对身体和食物的清净,为“外净”;对内心污浊的清净,为“内净”)
(2)知足(不求自己份外之物)
(3)苦行(忍受饥、渴、寒、暑、坐、立等痛苦,遵守斋食、巡礼、苦行等等誓戒)
(4)读诵(学习经典、念诵圣音)
(5)敬神(敬信自在天大神,为神奉献一切)等。
3 体位(asana):指保持身体平稳、轻松自如、精神放松。包括莲花坐、英雄坐、吉祥坐、金刚坐、至善坐等等。
4 调息(pranayama):指调整和控制呼吸。《瑜伽经》指出,调息时首先要注意呼吸的三种作用:向内吸气的作用、向外吐气的作用、不吐不吸长长将气储于胸腹之中的作用。
此外,还要注意四件事:
(1)“处”,指气息吸入后,气息在胸腹之内所到达的范围;气息吐出以后,气息在宇宙中达到什么地方。
(2)“时”,指呼吸的时间。要求在呼气吐气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速度适中、间隔和节奏合宜。
(3)“数”,指呼吸的次数。要求出气入气一定要徐缓而轻长,切忌短促、粗急。
(4)“专注一境”,指调心的问题,在呼吸时,要将意念专注在某一点上,不能分散。
5 摄心(Pratyahar):指抑制各种感觉感官,使感官的活动完全置于心的控制之下。
6 凝神(dharana):是使心专注于身体内的一处,如肚脐、鼻尖、舌端等;也可以专注于外界的一种对象,如月亮、神像等。
7 入定(Dhyan):亦称静虑,是使专注一处的心与所专注的对象相统一、使主客观相融合。
8三摩地(samadhi):就是真正达到了心与其专注的对象冥合为一。三摩地又分为两种:“有想三摩地”和“无想三摩地”。前者,指达到三摩地后,仍然带有一定思虑情感的状态。后者,指心的一切变化和作用都已经断灭,完全达到与专注对象合一的状态,即瑜伽的最高境界。
体式的练习只是瑜伽的一小部份而已。
瑜伽与其他运动一样在不正确的练习下是会给身体带来一定伤害的,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练习瑜伽。
练习瑜伽带来的好处
1、增强身体免疫力:瑜伽属于一种有氧运动,在平时适当锻炼瑜伽,能够调节身体的内分泌,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
2、改善身体柔韧性:在练瑜伽的同时,能够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度,加强身体的柔韧性。
3、塑形:通过瑜伽锻炼的方法,能够促进多余的脂肪燃烧,起到减肥瘦身的效果。如果平时坚持锻炼,还可以起到塑形的好处。
4、排毒养颜,瑜伽中很多倒立、半倒立的动作,如头倒立、肩倒立、站立前屈、下犬式、小桥式等等,通过身体的倒置,可以加速血液流向心脏和面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排除毒素,滋养面部。
5、改善睡眠,据研究显示,瑜伽对失眠有很好的改善效果。练习瑜伽能够让身体放松,释放压力,瑜伽冥想可以帮助排除外界干扰,让身心快速进入睡眠。
6、改善体态,瑜伽是改善体态、提升气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瑜伽可以很好地缓解含胸驼背、肩内扣、头前倾等体态问题,提升气质很有用。
瑜伽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感知力的重建是新生的开始~训练大脑与身体的本体感和觉知
从无意识模式错误 到有意识模式错误,再到有意识模式正确,成为那个无意识模式正确的人
#对自我身心的了解与认知
观察与了解并训练外面身体,从而更好的相伴内心的愉悦与舒适。从骨胳,骨肉,筋膜到内脏,经络以及神经,再到情绪与认知的提升等
#对身心灵的疗愈
放松身体,改善身体亚健康问题;调整呼吸,缓解情绪的紧张等;让身心合一,遇见更好的自己.
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瑜伽亦是如此,要遵循其运行找到自己的练习与成长的路径,不要伤害到自己,瑜伽练的好对自己有益而无害,同样瑜伽练的不对也有可能让自己受伤,自己是一切的根源,身体永远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听丛身体以及内心的感受,在瑜伽路上不断努力前行,朝向那个更美更好的自己而不断坚持与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