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的龙舟
又是一个端午。和往年一样,幻听,像女人的例假一样,有规律地如期侵入我的脑中,这节奏分明是: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我其实知道,这是龙舟竞渡的锣鼓声。
那一年,在父亲的强力支持下,我登上了大人们的龙舟,在我们老家称之为“水龙”。我穿上了统一的白色汗衫,缠上了一米多长的腰带,像一名行将出征的战士。武器是一把,和我一般高的长长木桨。坐在最亲水的鼓架旁,伴着鼓点,我激动地划动手中的长桨。父亲坐在我的身后,不断修正我的动作。我渐渐和整条龙舟融为一体,在整齐的桨声里,龙舟带着我们在水面飞驰。我想,此时桥上的人们,定会看到一条在水波里振翅飞翔的巨龙。
在宽阔的柳市长山湖,我们遇到了许多龙舟,他们来自周边的乡乡村村,一照面便厮杀开来。桨声、锣鼓声、呐喊声,贺彩声,此起彼伏、震聋发馈,我仿佛置身远古的战场,一种血性在烈日下蒸腾。十多个回合下来,虽说胜多输少,但战士们早已精疲力竭,在轻缓的鼓点催动下,我们悠悠划桨,欣赏两岸围观的人群,闲然回到了村庄的埠头。埠头响彻震天的鞭炮声,似在迎接战士们的凯旋。一顿饕餮盛宴,早已在岸上准备妥当,犒赏饥肠辘辘的战士们。
那一年,我虚岁九岁,端午代表村里参加了龙舟竞渡,这也许是我童年里最为骄傲而豪迈的事儿了。这幻听里的锣鼓声,不想竟已陪伴我二十多年。而当年被骄阳灼伤的脸颊,似乎还在隐隐发烫,我常常不自觉摸摸后颈,似有晒脱的嫩皮,还有身后父亲的叮咛。(20160611于杭州)
美丽的龙头
美丽的龙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