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临时被朋友抓包,替他上三节六年级数学课。我推脱不掉,只得应允下来。
正是这个偶然,让我看见了孩子们眼中的光。
由于时间仓促,我来不及备课,只得硬着头皮上阵——不过,六年级数学嘛,对于一个教了十几年的老教师来说,还是有一些底气的。可是这个班不同寻常,这是个“尖刀连”,掐的都是尖尖,学得自然也比普通孩子深得多。
第一节课是处理上节课的习题。我匆匆扫了一眼,深吸一口气,这些题目,换做普通班,恐怕要抓耳挠腮了,其中第5题和第6题我也得好好梳理一下思路。怎么办?夸!让学生来讲!于是,我把球抛了出去——这些题,老师不会,哪位同学来教教我?
“重夸之下,必有勇夫”,很快有人举手了。或滔滔不绝,或慢条斯理,或抑扬顿挫,可是无不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令我叹为观止。习题很快做完,还有15分钟时间,怎么安排?我急中生智,把头脑题库中的“库存”扒拉出几道,想难为一下他们。可是,他们要么独立思考,要么热烈讨论,都在积极参与,有的题还能用两种方法解答,铃声响起的时候,题也圆满完成。
第二节第三节该讲新课了。其实,根本不用我怎么劳神费心去讲,只需稍加点拨,他们就恍然大悟了。就在我苦恼怎么讲解稍复杂的方程时,一个男生说:“这个简单,移项合并同类项就行了。”这是七年级的内容,我问他怎么会,他说,他把八年级的数学课都预习完了。
于是,我就乐得清闲。再次由他们当老师,我当学生。三节课下来,彼此竟然都有依依惜别之感。学生问我啥时候再来上课,我说你们的题我都不会,我来了,你们得当老师,你们还愿意要我这个学生啊?他们说愿意愿意,你这个学生可不简单,机灵着呢!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久违了,这种睿智的光,这种爽朗的笑。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