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才至上的理念一直贯穿于各大企业之中,这一点在招聘会上显而易见。
每个招聘公司都想要得到人才,来为整个公司的成长助力,也正是因为这样促使招聘者不断地将能够证明自己的事情与标签尽可能多地罗列到简历之中。
事实上,当一个公司太过于注重人才的时候,反倒会加速整个公司的僵化,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事情,其中又有着怎样的缘由呢?
何为成长型的公司,这样的公司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文章。
1.人才至上是天使还是魔鬼的理论?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句简单的俗语包含着更深层的含义,诸葛亮可以被看作对于整个企业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人才,而三个臭皮匠的协作也可以很好地完成企业运行。
很多时候,我们总将一些奇迹归结于公司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的力挽狂澜之,却不曾想过,处于整个运营模式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包括最底层的员工。
作者说,人才至上的思维模式是美国企业管理领域普遍接受的方式。
当2001年美国的安然公司宣布破产之时,作者开始思索,是什么让一家拥有如此辉煌前景的公司坠落到巨大灾难中?
我们来看看安然公司的招聘模式,安然公司招聘超级天才,其中大部分的人具有漂亮的学历,这本身没什么不好,毕竟公司想要进行突破,就要引进人才。
但是错就错在将全部的信念孤注一掷地投入到这些天才的身上。
高额的薪水,很好的福利待遇,以及公司的器重,使得这些天才们逐渐陷入固定型思维模式之中。
就像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那样,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为了保持自己的优秀,而放弃尝试具有新的挑战性的东西,因为这可能面临着失败,以至于无法保全目前的优秀表象。
书中这样说道:“当人们生活在一个以个人天生的才能为标尺的环境里时,一旦整体形象受到威胁,他们会感觉遇见了巨大的困难。”
于是,当人才至上的理论被过于地夸大,过分地依赖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公司的整体成长便会陷入僵局之中。
而正是这些人才将自己的个人天赋凌驾于众人之上,而导致了公司最后的分崩。
我们可以想一想身边的例子,身在职场之中的你是否遇见过这样的现象:
你的直属领导被公司高额聘用,但是在工作之中,你却发现,他有些独断专行,以自己的想法为基准,背离自我想法的事情他都不允许。
朋友小优就有这样一位领导,自从她入职这家公司以来,总会和我抱怨,作为新媒体编辑的她,每日都在努力地寻找热点,并想将自己的想法融合进当前公司某项模块的运营中。
但是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反应给上司之后,都会被否决,开始的时候她以为是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够,可能这些选题都不合适。
但是有一次她发现,自己报上的选题又被驳回,几天之后,这个选题在其他公司的媒体平台上大火。
她发现,这根本不是她的问题,是她的上司本就不想改变这个模块的运营模式。
据了解,这个模块开始从无到有是她的上司一手策划出来的,而为了保持权利,也为了证明自己的成绩,上司拒绝别人的改变。
你看,很多时候,人才的确是人才,他们能够将一个项目从无到有地打造成功,但是,却沉浸于自己的成绩之中,不想接受自己想法之外的新鲜东西。
所谓人才至上倒像是天使与魔鬼的合体,人才不能没有,但是过分地信赖于人才的天赋与能力,则会阻碍了公司新的成长。
2.成长型思维的领导者
罗纳德.里根曾这样说到:“一个好的领导者,不是成就自己的完美,而是成就他人的完美。”
但人分为两种类型: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意味着领导者也分为成长型与固定型,这也是一个公司走向更卓越的关键。
没能更好地运用人才将会导致公司的损失甚至最后的破产。而与之相反,那些能够走到平稳上升道路的公司,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拥有一个能够在任何情况之下带领公司走向卓越的领导者。
可能有些人会反问了:“不是说,过于依赖于人才,是有危险的吗?”
那对于领导者来说,好的领导的作用不还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里的好的领导,绝不是指那种一人力挽狂澜,大局紧握的天才,不是指那些能力超常,魅力出众,非常自负且自认为天才的人,而是那些谦虚,勇于不断提问,并有能力面对残忍现实的人。
这也就是说,面对失败,即使是自己的失败,他们依然能够保持信念,相信自己终会成功。
这便与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相契合,老子曾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老子说,最好的领导者,下面的人是感觉不到他存在的,差一点的领导者,人们亲近他,赞美他;再差一点的领导者,人们敬畏他;最差的领导者,人们轻视,侮辱他。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领导者显然是最好的那一种,他们并不总是想证明自己强于他人,他们不会强调自己在金字塔的顶端,不会惊扰他人之功,更不会刻意贬低他人来显示自己的强大。
这样的领导会让你在工作中充满期待,并会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公司的发展之中,也会跟随着这种成长型的思维,放眼未来,长远发展。
所以,再加入公司之前,请加入成长型公司,这对你今后长远的发展有好处。
3.固定思维的形成绝不是一个人的错
有的时候公司走向危险的境地,不单单是人才的自我高度自信所导致的结果,而是整个团体的高度依赖与自信。
除了自己将自己认为天才,孤注一掷,不善听取他人想法之外,团体也会是这种行为的助推手。
我们觉得一个人能力很强,那么在我们的想法中,他似乎能够搞定所有的事情,我们也相信他有这个能力。而却忽略了,天才与平凡人的共同之处,他们并不是无坚不摧。
有一次我在听一位我喜欢的歌手的演唱会,在我的印象中,他就是高音之王,没有他搞不定的高音部分,而当现场出现一些状况,他没能将最精彩的部分唱上去之时,我很震惊。
他的能力与专业素养很强,这个毋庸置疑,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可以完美地唱好每一个场合。
领导也是这样,能够将领导推向神坛的还有我们固有的思维,认为谁一定可以怎么样的思维模式。
当年丘吉尔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还特别设置另一个特殊的部门。其他人可能会因为他强势的外表和惊人的能力感到敬畏和十分信任,但是这个特殊的部门要时刻报告丘吉尔所有坏消息。
只有这样,丘吉尔才知道自己没有陷入群体思维带来的假象之中。
而如果并非领导,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思维贯穿进生活之中,当你身边有很多人都在赞美你的时候,也要时常自省:
我哪里还需要提升?我真的有人们说的那么好吗?我还有那些技能不具备?如此,才能避免陷入进自负的陷阱中。
今天我们将成长型与固定型思维扩展到领导层面,讲述了职场之中找准方向,走进成长型公司,收获成长的重要性。也通过集体思维中的弊端认识到需要时刻地进行自省,才能避免陷入进安逸的漩涡中。
那在了解了成长型领导的思维之后,我们如何在职场中,借助东风,成就自我呢?如何培养自我思维,让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游刃有余?
让我们期待明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