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每个孩子都会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将这种追求引向一个富有成效、对社会有益的方向,确保这种追求有益于孩子的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会让孩子产生神经质和精神失调等心理疾病。
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如果要区分优越的追求方向是有益还是无益,它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答案是,这个方向是否符合社会利益。我们能想到的任何成就,或者任何人曾做过的有价值的事情,都是符会社会利益的。
在进一步讨论追求优越的有益和无益方向的区别之前,珍们先讨论一种似乎与我们的理论相矛盾的行为,那就是懒惰。这种行为从表面上看,似乎与‘所有儿童天生都会追求优越’相互矛盾。事实上,一个懒惰的儿童所受到的责骂,大都是责备他没有进取心。但是,如果我们更仔细地考察一下懒惰儿童所处的境况,就会发现这种普遍的观点错得离谱。儿童变得懒惰是因为他能从其中获益,他不用承担别人对他的期望;在某种程度上,大家认为他没什么成就是情有可原的;他不愿意付出努力,因此对任何事情采取一种随便懒散的态度。然而,他的懒惰经常成功地让自己成为父母的焦点,因为父母认定要时刻督促这个孩子。考虑到,有多少孩子不惜任何代价想要成为父母的焦点,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想到通过懒惰这种方式来得到别人的关注。”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Chapter4《正确引导儿童追求优越》
读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形:课堂上越捣蛋的学生,得到老师的关注越多,而我们老师关注的越多,这个爱捣蛋的学生就越爱捣蛋。由此似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老师们为此十分头疼。今天读了本文,我忽有所悟:看来是我们不懂这类儿童的心理,再结合我们刚刚读过的罗树庚老师的书,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必须转变策略,必要时“晾一晾”、“放一放”,不给这些爱捣蛋学生继续捣蛋的机会,不失为一种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