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
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
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概览】
1、此诗写作时间与老子西出函谷关大致相当,前520年,周景王薨,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因未能立为周王而起兵,并抢走大部分典藏书籍,老子叹周室内乱而衰,自责西去。
2、全诗四章分别二层含义。前三章以冽彼下泉起兴,叹今日之遭遇,念旧都之荣光;末章由悲转喜,在悲的极点又给人以希望。
3、“芃芃黍苗,阴雨膏之”虽是阴云密布、笼罩其野,但对黍苗而言,是好雨,是滋润,更是长势与旺盛。周王朝在郇伯劳之的慰劳帮助下,一定会再见盛况。
4、整首是典型的重章叠句的结构,第二句末字稂、萧、蓍不同;第四句末二字周京、京周、京师不同,都是强调抚今追惜,伤时衰世乱,念昔之盛世,叹辉煌之不再。
【注释】
1、冽:寒冷。
2、下泉:地下涌出的泉水。
3、苞:丛生。
4、稂(láng):一种莠一类的野草。毛传:“稂,童粱。非溉草,得水而病也。”也有人说稂是长穗而不饱实的禾。
5、忾:叹息。
6、寤:醒。
7、周京:周朝的京都,天子所居,下文“京周”、“京师”同。
8、萧:一种蒿类野生植物,即艾蒿。
9、蓍(shī):一种用于占卦的草,蒿属。10、芃(péng)芃:茂盛茁壮。毛传:“芃芃,美貌。”
11、膏:滋润,润泽。
12、有王:郑笺:“有王,谓朝聘于天子也。”
13、郇(xún)伯:毛传:“郇伯,郇侯也。”郑笺:“郇侯,文王之子,为州伯,有治诸侯之功。”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则据齐诗之说以为是指晋大夫荀跞。盖郇、荀音同相通假。兹从齐诗说。
14、劳:慰劳
【译文】
寒冽泉水往外冒,
浸泡丛丛狗尾草。
醒来不由长叹息,
怀念强盛周王朝。
寒冽泉水往外冒,
浸泡丛丛艾蒿草。
醒来不由长叹息,
镐京让我梦萦绕。
寒冽泉水往外冒,
浸泡丛丛野蓍草。
醒来不由长叹息,
怀念京城睡不着。
黍苗青青多繁茂,
阴雨绵绵把它浇。
四方诸侯皆朝周,
郇伯奉命来慰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