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霍着时间,暑假却不知倒计时已经开始。慌不择路的再次为自己的工作以及生活现状而苦涩。
我是一个凡事执着的人,但缺无法持续性地的做到始终如一的细化努力。今天再次聆听魏智渊老师在咖啡馆对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92条“我的简单经历、在职进修和我们办学的成绩”的解读。在厨房里一边做饭,一边听魏老师对老师提出问题的解读,让我心头豁然开朗,焦虑也减轻了不少。
一位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说当他在上课的时候,看到很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在课堂上的关于学生的回答问题,发出各种搞怪的声音。无法专注课堂学习。魏智渊老师进行了解答:这个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小学阶段对学生注意力过度消费造成的,同时与当下的生活环境,特别手机短视频的影响等。
我们如何去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越来越糟糕?魏智渊老说说:作为教师应当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纠正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关注学生考了多少分。作为校长应该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是把功夫花在管理教师的身上。一个关注政绩的学校就教不出一个具有发展潜能的好学生。
我深以为然,这些年虽然阅读的声音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烙下痕迹,但谁敢给学生不上语文课,去给学生上阅读。分数是盘在教师心头的密码,也是家长与学校最关注的成绩。
我们经常提到的“”德、智、体、美、劳”中德在先,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十雷中学,德育事宜门课程,具体到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发生中的一切,而老师如园丁一样,给他们浇浇水,正正形。而我们当下的学校分数就是成绩,一个班主任的考核,学生的分数占比70%,至于班级管理、好人好事、卫生评比等只有5%的占比。考核的偏离,分数的重要,让老师把学困生牢记心里,牵在手里。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教学行为,让老师的压力很大。
目前虽然有些家长已经深深认识到孩子的全面发展很重要,但很少有家长去坚持陪孩子学习,陪孩子阅读,而是把学校、老师作为让孩子成长的唯一跳板。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两年,在读的时候觉得这么多年一直走在教育的边缘,没有达到教育本质的需求,正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