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一线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很容易能发现,所谓的一个班级中的优等生基本都是拥有内在学习动机的孩子。那些靠老师家长催促,拉拽等方式学习的孩子,或许在小学低段的成绩表现方面也差强人意,但是越是往后,管理这些孩子的学习习惯会成为教师和家长巨大的工作量。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是孩子学习的动力,那是什么原因破坏了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以至于我们发现,现在的很多孩子自己并没有什么学习愿望,没有目标,没有奋斗的方向?一部分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是麻木的,正因为孩子道德层面的不自律,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困难的,懈怠的,被动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掌握知识和获得实际技巧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强烈的学习愿望,掌握知识的愿望,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因。那我们教师如何改善这一动因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儿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也就是说,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调拨和激发出来的,人的认知过程含有很多非理性因素,所以,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确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有人甚至比喻“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由此足以窥到情境之于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发现有一部分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习以及成绩,抱有一种消极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即使不及格的分数都不可能使他们感到不安,他们对于周围同学表现的也很冷漠,那究竟为什么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缺乏学习热情?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体验到那种心情激动,精神振奋的情感,(前提是这种振奋的情感表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是花了力气的)因此,在他们的思维活动中没有克服困难的强烈愿望,甚至他们连困难的地方也没有觉察出来,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是:这些孩子在准备功课的时候,缺乏认真思考一切,把一切弄清楚的愿望,他们只是把一些知识以记忆的方式死记硬背机械的看似掌握了,上课时顶多是在复述已经背过的内容,没有经过思维的加工,所以这样的学习单调乏味,因为没有经过思考与理解的知识如果只是简单的累积,占用了儿童记忆的大量空间,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出现恶性循环,学生没有经历和脑容量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建模。所以,我们教师能做的,是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孩子掌握知识的底层逻辑,避免让学生过多的死记硬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学生开启思考之门。
其二,论语里有一篇记载子贡回答孔子的提问---你和颜回谁强?子贡说:我不如颜回,颜回可以举一反十,而我只能举一反三。这个故事揭露了如何才能高效的掌握知识:学习要重视理解,思考,弄懂事物关联的底层逻辑,能学一而知十,只有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必须在课的本身,在教育过程的组织中寻找学生这种冷漠态度的原因,教师在课堂上重在激发学生思维而不是替代学生思维。有时候教师觉得将所谓难点直接讲给学生听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其实恰恰相反,教师以自己的专业帮助学生减轻学生学习教材的难度代替了教给学生自己克服困难,反而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养成思考挑战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整体的思维,让学生自己穿越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魅力,从而让一次次类似思考灵感的激发滋润大脑,这样孩子就能收获思考的快感和成就感,行成真学习思维的正向循环。
其三,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个别教师对于学生所学的知识抱有冷淡的,缺乏热情的态度,也就是说教师本身在课堂上没有激情,所以也很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是一件需要学习热情的事儿。教师课堂上很重要的作用是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将学生的学习带入他们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因为教师的投入和热情受到影响。所以,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首先让自己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那么才可能呈现出对于知识的应用自如以及深入的热情。如果教师上课只是在按部就班的将自己备课的内容以任务一样转教给学生,而不能有多余经历关注课堂本身,关注学生真正的学习困难和愿望,那这样的课堂首先是没有激情的,激发学生学习更成了天方夜谭,所以,所谓真正爱教育的好老师总是热情洋溢,站在讲台上,教师就是一束光。
其四,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还发现,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给最差的学生提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而对较强的学生提出的总是难问题。这套“办法”看似照顾了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目的好像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学生产生固定性思维,就连学生自己也能猜出老师提问什么问题需要谁做答。长此以往,有一些学生就行成了自己在学习上没有能力的牢固概念。一旦行成这样的固有观念,学生的学习就不可能有热情,也就很难在学习上有所突破,因为认知的天花板会决定学生思维的高度。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虽然我们都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老师和孩子在学龄低段会发现,有时候死记硬背的效率会比创设情境,耐心引导的学习效果在短期呈现上还要好,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愿意主动去做减少思考多做重复的简单的事,也就是说,其实,那些怀有创设性思维的教师,他们与学生的磨合前期需要更多的时间,表现就在于:在短期内有时候学习效果还不如死记硬背,因为这段时间学生需要学习的总量不大,反而给人一种误导。但殊不知,正是这样在思维上的懒惰,导致在越来越高的年级,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逐渐增多。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坚定自己顺应教学规律去进行教学。哪怕刚开始费时费力,也一定要清晰遵循教育规律才能有的放矢。
其五,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热烈的学习愿望是一种道德的和政治的情感。所谓道德是一种积极的向上感。学习愿望并不取决于学生的任何天赋才能,而是要在日常劳动中,在克服困难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一种品质,而且学生天生敏感,就像他们能从父母微妙的面部表情和眼神中看到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同样,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话里分辨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做作的,虚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调,学生不喜欢教师那种毫无热情的表现,因为这里面隐藏着教师对学生的力量缺乏信心的因素,所以,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发展变化的人,只有教师本身对学习知识充满热情,那么学生才会被感染,被激发。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在教师备课时要深刻而周密地考虑让学生通过什么途径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也就是我们教案中备学生的这一部分,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元认知,课堂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元认知的拓展和延伸。教师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引导学生走上克服困难这条虽然艰巨然而受益极深的道路。每一个学生都应当竭力追求在学习上达到最好的成绩,被这种愿望所鼓舞,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新教材的教学法研究很重要,教师必须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课堂上了解每一个孩子了解到什么程度,给予学生什么帮助,这才是开发学生智力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改变学生认知比塞给他们更多知识效果更好。
二,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如果能布置适合他的作业,引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寄予他们完成作业很大的希望,这在无形中也就给学生增添了力量。有时候,教师与父母会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试图以批评的方式激励孩子的进步,但是,事实上,我们知道打击确实比鼓励容易,但是对于学生的进步毫无用处。有时候,我们需要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孩子做到了什么,去夸孩子已经进步的部分,这样更能让孩子体会到微小进步的激励,行成一种内在力量。
三,教师要试图在班级里努力创设一种学习氛围,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要求自己学得更好,否则就谈不到全班的进步,这种努力学习的气氛是整个学生集体的一种重要的情绪状态,让他们对今后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了信心。创设这种“成功的预感”,是教师在培养持久的学习愿望方面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
最后,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一章得出结论:热烈的学习愿望就是学生在掌握知识或完成实际作业的每一具体阶段上,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所体验的一种道义上满足的状态。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这一崇高的目的,还要靠对劳动本身的尊重感慨来予以支持。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把整个学生集体保持在这种紧张感的状态里,并赋予这种紧张感以积极的性质。需要明确地向学生指出他们应当努力去达到的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愿望变成一种促使学生把全部精力动员起来的起着积极作用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即使存在失败,暂时的失败也不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和失去信心,相反的,激励着他们去克服困难,使他们每个人都有清晰的学习目标,而不去与他人进行比较,只要今天的自己超越了昨天的自己便是进步和成功。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不要齐跑,而要赛跑。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情调”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师对于教材的冷淡态度会传染给学生,这样的话,教材就好像成了师生之间一道障壁。教师在课堂上尽力让学生体会挑战最近智力发展区的兴奋,让学生感受到紧张脑力劳动后的健康的疲劳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满足感。另外,我们还需要把培养学习愿望的问题跟学生的意志领域密切地联系起来,学生应当努力地好好学习,但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和只顾自己的面子,激励学生去学习的基本意志动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自觉的劳动态度,为从事共产主义建设者的未来活动而做好准备,集体的荣誉感,班级,学校的荣誉感……培养严肃的学习愿望,也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明确地认识学习的目的和达到此目的的手段,能够使学习愿望变得更有效,更有意识。
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因,每一个教师集体的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培养这种情感,并把它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行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被充分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