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理想转化成现实?

二十四节气的“夏至”:从先民观象授时的智慧,到今人依时而养的生活哲学,夏至如同一把丈量时光的标尺;既标记着自然的盛极之象,亦启示着生命在阳极阴生中,始终蕴藏着生生不息的转化之力。

谁将理想转化成现实,谁就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一代代先民做到了,所以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上下五千年。

但是,如今商业时代,很多人没有理想,只是生存,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好好生存就已经是我们很多人的极限。

在信息社会,如果有理想;理想主义的行动必须是一种长时间的、缓慢的、不炫目的实践。不是造势,而是布线;不是一次演讲,而是一百次对话;不是赢得舆论,而是赢得信任。

在这个时代,说目标、谈理想,不如做好一件具体的事情:一个社区活动、一家独立书店、一种新的教育尝试、一场耐心的协商、一段能说真话的关系......

这些事没有影响力,没有传播性,没有KPI;但它们是地基,是种子,勿以善小而不为。

理想主义没问题,但是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都是需要多一些具体的行动。

而现实的情况既残酷又多变,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分析现状,以及我们所处的位置,能力和机遇,再看看怎么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么多年的创业经历,失败大于成功;有一点深刻体会到,很多人确实有理想主义,憧憬得非常美好,但是现实残酷让个人和团队都难以解决。

大环境还是改变人的境遇和机遇,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客户的变化,都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分析;拿着过去的地图找不到新的出路,一切似乎要推倒重来。

如果都是重来,我们能依据什么呢?又会走向何方呢?

走新路需要勇气和坚持,过程会有质疑,中间会有艰辛,结果会有失败,大多数不能𠄘受。所以刻舟求剑才是常态。

所以常说重生一次没用,只有不停的重生#才能面对新的挑战;每一次重生,新的问题会不断产生,要不断的做新的选择,每一次选择又有可能会失败。

落后者的优势在于直接抄正确答案,不需要写正确答案。后来居上,还是创业先驱,都很难定义成或败。

但愿我们既有理想,又有行动;既有许多期待,也有脚踏实地;既能追求诗歌远方,又能忍耐眼前苟且......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