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段竹子组成身,下有细线穿一根,一拉一动真有趣,擂台赛上显威风。同学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呢?对了,就是竹节人。
学过《竹节人》这篇课文,我们班刮起了一阵“竹节人”小旋风,老师为了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让周末回家制作一个竹节人。第一次有这样的作业,还真是为难。竹子去哪儿找呢?突然想到,堂哥家种了好多竹子。便兴奋地拿起家里的一把锯子,在奶奶疑惑的目光中,匆匆忙忙地跑了出去。在堂哥的帮助下,成功锯下一大截竹子,带回家。弟弟和奶奶看我这十万火急,叮叮当当地忙活着,都饶有兴趣地在旁边看着,还时不时地帮我出主意,拿东西。
仿照着课本上的步骤,我把长竹子按尺寸锯成八截长短一致的做竹节人的四肢,找来一根长短粗细都刚好的线和一个小刀,两张卡纸,准备工作就完成了。接下来开始钻洞,把最长的那一根钻上两个小洞,然后把线穿过竹子的腿部和身体,从身体上的洞出来,最后穿过胳膊,另一半儿也是这样做,最后再在脚部穿一个卡纸片儿就大功告成了。
看着自己的作品,我激动不已,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试玩一下,找来一个纸盒做舞台,谁知竹节人似乎太懒了些,竟趴在纸盒上不起来,原来是脚下的纸片儿太软了。弟弟提出建议,把纸片儿换成纽扣,经过一番折腾,果真没让我失望,虽然有时还会站不稳。
开学前一天晚上,老师让我们把做好的竹节人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在群里展示一下。我把自己玩竹节人的视频发了过去,获得了不少赞呢!一时间,群里出现了一个个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竹节人,有的是勇士,有的像骑兵,最引人注目的是徐若欣同学做的白衣天使版的竹节人,身穿防护服,手拿小棉签,正提醒大家做核酸呢!再加上那一段幽默的背景音乐,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成了群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第二天由于返校匆忙,我的竹节人忘在家里了,眼看着同学们玩得热火朝天,心里别提多沮丧了。后来语文老师说要在班里举行一场隆重的竹节人擂台赛,同学们在下面欢呼雀跃,那我就好好地做观众,为选手们加油吧。
我们组选出郭效威做代表,对战李政达同学,比赛越来越激烈,我们恨不得把脖子伸到讲台那儿看。郭效威的竹节人威风极了,李政达的竹节人也十分灵活,多个回合也也不分上下,对战已经进入白热化,依旧胜负未分,台下更是人头攒动,加油助威,喊声不绝。突然,郭效威的竹节人不知怎么回事,竟然栽了一个跟斗,败下阵来,太遗憾了,没能进入决赛。
比赛一场比一场激烈,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最后的冠军得主竟然是女生武思蕊,冷静下来后,老师让我们分析武思蕊同学获胜的原因。首先是这个竹节人身材高大结实,在体型上就略胜一筹;其次是她用的线粗细适宜,多次参加比赛,也没有出现断线散架的现象;还有竹节人的脚部用的是瓶盖,相比其他竹节人用纸片做脚,自然要强而有力,耐磨得多。最后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是主人武思蕊同学玩得熟练,技术高超啦。
我们以后要多多了解传统玩具,因为它不但有趣好玩,还富有文化内涵,竹节人的魅力就是不一般。(郝恩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