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伤害就是深渊
最近朋友圈讨论最多的新闻,就是李星星案,说实话,看到这样的事情心里很不是滋味,本该无忧无虑、花一样的年华。却整日被抑郁和各种闲言恶语包围着。
网络上有骂男主角的、也有骂李星星的,还有骂李星星妈妈的。但是作为和她妈妈同样是抚养人的爸爸很少有人提起。
根据南风窗的一篇文章爆出后 ,围绕这个报道,很快刷爆全网。
鲍毓明是法律界的精英,他懂得钻法律的空子,暂且不讨论这个问题。在今天的这篇文章里,我想从心理角度说一下这个事情: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和举动,也不论有任何的情感,他都深深地伤害了李星星。
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存在真的爱情吗
这个问题是不是很搞笑,未成年人本来就是弱势群体、需要保护和爱护 的对象。年龄、智商、阅历、学识、地位上的不对等。他们绝对是有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而喜欢和享受这样关系的人,往往也只是享受这样控制感。
台湾作家林奕含说这种遭遇,就像是被屠宰一样。
还有电影《信笺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痕迹。《素媛》、《熔炉》类似的题材,都不同角度的表达了 对受害人带来的伤害。
影片中詹妮弗知道30多年过去,她才有勇气撕破谎言。她并不是被爱的,只是一个受害者。也并不特别,只是比尔的众多受害者中的其中一个。
看着她,都是满满的心疼。
影片的结尾,比尔说她在造谣,否认了他俩发生过什么,当年的事情与他无关。
因为他太知道对未成年人做这样的事情的严重性了。
就这样詹妮弗却被困扰了几十年。
此时的她已经将近50岁,经历过人生的风霜了,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她还挣扎许久,才有勇气去面对。何况一个孩子呢?
对受害者来说,直面心里的痛苦,其实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
心理学上,有一种叫法“心因性遗忘”,也叫选择性遗忘。这样的人往往会把恐惧的、不愉快的记忆进行自我清除,一般是针对重大创伤。
詹妮弗就是这样的,她从小内心敏感且缺乏关爱。当比尔出现的时候,对她的友好,让她迅速放下戒备。懵懂的她在比尔的引导下,开始一步步地踏入深渊。
她本人,也通过篡改记忆,本能地规避了这段伤害,合理化这一切。
她的记忆中,一直是一段正常的恋爱。实际上是一个瘦弱的女孩,完全没有能力抵抗入侵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可见这个伤害对她的伤害和影响有多大。
以至于后来她一度的放纵自我,沉迷于混乱的男女关系中。拒绝生孩子,过着感情上的自暴自弃的生活.......
她以为这是她的自主选择,实际上都是因为比尔对她的伤害带来的。
心理老师说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平白无故的,都是有缘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