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问我:为什么我们每天拼死拼活地刷题,为什么我们要认真读书?我说读书是出路,是为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能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可是步入大学之后,我渐渐发现,原来的看法并不是正确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只要我考了一个好大学,大学四年我就可以很放松,我只要熬过这四年,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就可以了。或许有人会说,我高考没考好,我想要考研,所以我还需要读书。那么我想请问,如果你考了研之后呢?参加工作,你是否还需要读书?或许你在疑惑,又或许你的回答是如果获得一份好的工作你就可以不读书了,那么我想这算不算是不思进取呢? 我想没有人会安于自己的现状,人总是想要往上爬。我们不是生活在拿刀拿枪的时代,所以我们不能像袁世凯那样,只要善于权谋就能够成为一代枭雄;我们也不是生活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代。只要有勇有谋善于投资,就可以拥有一大桶金;我们也不是像英国女王那样,生活在王室,只要会法律就够了。我们生活在新时代,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知识,那么我想你很难成功,也很难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许你会举比尔盖茨的例子,你会说:你看他,他都辍学了,但是他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想说的是他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他知道并且愿意付出什么?而你呢?你知道吗?而且就算他是辍学的。就从他辍学的大学,就足以说明他本身就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也是一个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更何况他意识到了自己行为有多么不好。他甚至晚年继续在哈佛读书,顺利拿到了学位。 大多数的人是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那么我想这个时候读书或许是你最好的选择,也是能够让你更容易接近成功的一个选择。我打个比喻吧,如果把人生下来的家庭背景比作是车的话,那么有钱有权人家的小孩开的是豪车,无钱无权开的是QQ,奇瑞。他们那些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的人,他们可以更容易的接近金字塔上端。对于普通人来说,聪明一点的人是找到捷径。更容易到达金字塔上端,而普通的人就是那种汽车配置不好。人也不够聪明找不到捷径的那种。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把读书比喻是加汽油,你读得越多,你能走的路越多。那么你到达终点,接近金字塔上端的机会也就越多。所以普通的我们要不要好好读书呢?我想很多人可能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就认为很多书不需要读。比如说大学学化学的人,他们很庆幸自己没有学物理的知识。于是他们就不会去读有关物理学的书。他们认为物理学科对于自己来说是没有作用的。那么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大多数伟大的人是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我们能够评定其他的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没有用的吗?比如说我现在学的是心理学。我刚开始入门的时候,有一本书叫《人体解剖心理学》。大多数人的感觉是这本书明明就是高中生物的升级版。跟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没必要好好学。我再做一个比喻的话你可能会更清楚地知道这本《人体解剖心理学》对于我们来说什么作用,如果你要吃三个馒头,你才可以吃饱。吃第一个,你不饱,第二个你也不吃不饱,第三个你才吃饱。那么,请问是三个让你吃饱了?还是由于有第一第二个的积累,所以说让你吃饱了?我们大多数的人过于集中最后一个馒头去忽略了第一第二个馒头 如果没有第一第二的铺垫,又怎么能让你在第三个就吃饱呢?获得知识就像是第三个馒头。你只是看到了他。却忽略了第一,第二个馒头,比如说是高中的理科,让你拥有更好的逻辑思维。是高中的语文,英语让你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你能够说你现在表达的语言能力,逻辑能力。跟他们没有关系吗?这让我想到了高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女研究生在奔驰汽车车盖上的控诉。她撒泼撒得有理有据,让专业人士都无话可说,你敢说就是她所学的专业影响她吗?我想我们很难评定她这种有理有据是来自哪个学科的。但是我想一定是她在读书的过程中慢慢的积累形成的。 后来我才明白我想读书读书不是出路,他是让你在迷茫的时候拥有更多的选择。当然就算你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读书也只会更加坚定你走的步伐。读书不只是读,你认为你认为与你专业有关的书籍,也不是说你要考研,就只要把考研需要的那几本书读完。而应该阅读多方面的书心理学的书。读书,它不是一步到位的,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曾以为自己知道的很多,而当我踏入大学的图书馆之后,我才发现比起知道的知识,我不知道的知识要多好多呢?所以,亲爱的你又有什么理由拒绝读书呢?你有什么理由拒绝优秀?
为什么我们要读书?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