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育儿学,也是心理学》:如何改变不努力的孩子:三个关键词,做深度察觉的父母》笔记1
第一个关键词是:改变。
北京大学心理系的钟杰博士曾经介绍过,最新的神经研究发现,每一个“积习”在大脑中都对应着一个神经回路。轻微的习惯,相对应的神经回路“刻痕”较轻;持久的习惯,相对应的神经回路“刻痕”较重。不止如此,那些刻痕较重的神经回路从某种角度说已经有了独立的生命力,它们自己启动后,我们就会忍不住重复相关的行为。
所以准确地说,改变,并不是完全不可能,而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很多。
如果家长过于焦虑,太关心孩子改变的结果,就会因为注意力过分关注某个结果,造成注意力狭窄的现象,导致不能更加全面和客观的看待问题。
“焦虑——注意力狭窄——过分关注目标结果——未达到预期结果更焦虑——加强控制”,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凡是抱着“我该怎么改变孩子”想法的家长,一般都对孩子抱有无法遏制和很难察觉的控制心。之所以一个主动改变和被动改变的效果天壤之别,主要就是因为被动改变会激发人的阻抗,也就是对别人试图改变自己的本能反抗。
这是人的天性决定的,因为每个人都追求自我掌控感。当然这种对外来控制的阻抗,孩子未必能清晰地察觉,但是会通过结果表现出来。
生活中那些看上去疲惫、缺少生命力、拖拉磨蹭的孩子,都是在表达对家长改造自己的反抗。
改变很难,所以在谈改变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个行为公式。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个循环,“行为发生——得到奖励——强化”,所以,一个孩子不努力,一定是因为过去他在这个行为中获得了很多“好处”,所以,当这个行为被反复强化之后,就会变得根深蒂固。
有很多种可能。比如,如果一个家长自身的焦虑水平较高,那么可能他注意到孩子的时候都与孩子的“犯错”相关,甚至是只有当孩子有类似于不努力等不好的行为时,才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并因此获得和家长的情感链接,比如批评。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总会犯错了。
这种链接对孩子而言,满足了其被家长关注,和家长发生链接的需要,所以,是一种无形的强化。
或者,如果家长经常说:“你很聪明,但就是不努力。”那么孩子就会特别关注自己聪明的特质,并为了维护自己的聪明而放弃努力……
所以,不努力背后的潜意识可能是不敢努力,以保护自己的聪明特质。
再比如,一个孩子长期被家长包办替代或者硬控制,他缺少学习的内驱力。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家长做的。对于这样的孩子,不努力就是抵御内心冲突消耗的中和试剂,他们需要依靠行为上的懈怠,来舒缓自己心理上抵御外界“入侵”的疲劳。这种情况,在很多过分关注结果,较少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内驱力挖掘的家庭中很常见。
以上,都是孩子不努力的“好处”。所以,想要改变孩子不努力的行为,首先要对孩子的行为合理性有深刻的理解和接纳,不把它放在对立的位置,企图去改造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获得改变。
读后感:
改变很难,需要一个过程,家长不要过于焦虑,太过于关注改变的结果,这样做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
同时,不要时常夸孩子聪明,更不要对孩子的事包办代办。
先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行为和问题,然后再一步一步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