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军细柳





目标瞭望台:

1.疏通文意,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精神。

2.把握本文写人叙事的技巧。

【背景资料】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新知积累】

1.生难字

彀(gòu)弓弩 (nǔ )     不闻天子之诏(zhào)    持兵揖 (yī)

介胄(zhòu)之士          曩(nǎng)者坝上

2.古代的礼仪

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揖:本意是指拱手行礼,也指古代的拱手礼,还有让出,逊主的意思。“揖”以站立姿态不需跪拜,礼节较拜礼要轻一些。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时揖(同辈日常见面,辞别礼)、天揖(在正式礼仪场合)、特揖、旅揖、旁三揖、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向人作揖虽然恭敬,有时则表示倨傲。)之分。

拜:是中国最传统的礼仪,古人在重要场合都会行拜礼。

3.一词多义

军:(1)军霸上:驻军。      (2)至霸上及棘门军:军营。

为:(1)徐厉为将军:担任。  (2)天子为动:被。

乃:(1)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于是,就。  (2)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才。

4.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

改容式车:式,同“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文本研习】

目标1:疏通文意,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精神。

1.分层次复述文中的故事。

【思路点拨】先熟悉课文内容,分清层次,再概括。

【理解突破】第一层:在匈奴大举入侵的背景下,汉文帝                          。

第二层:在霸上和棘门,文帝可以纵马奔驰,军营将士也极为恭敬。而在细柳营,文帝则被要求处处遵循军令(              ;              ;劳军也要严格遵守军礼。)

第三层:文帝出营门,称赞周亚夫“真将军”。

*2.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

【思路点拨】“天子为动”,汉文帝感动的细节即为周亚夫“真将军”的原因。

【理解突破】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的主要原因:(1)细柳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派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的景象。可见      。(2)文帝到细柳营,“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柳营中,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可见          。(3)面对天子,周亚夫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见周亚夫      。(4)除此以外,文帝面对大举入侵的匈奴,需要的是                              。

(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

3. 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思路点拨】群臣的惊讶并不仅仅是天子的行为,一定要联系全文,深入理解。

【理解突破】为周亚夫          而“惊”;为周亚夫            而“惊”; 为周亚夫        而“惊”;为文帝的        而“惊”。

目标2:把握本文写人叙事的技巧。

*4.《史记》塑造人物形象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细读课文,说说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思路点拨】细读文本,找准对比,细细体会其作用。

【理解突破】

(1)对比:

①情势:他军“直驰入”→                                    →体现周亚夫治军严明。

②性格:他军将领“将以下骑送迎”→周亚夫“持兵揖”“不拜”→体现周亚夫            。

③结果:群臣“惊”→文帝“称善者久之”→体现文帝贤明、识大体。

(2)侧面衬托:写细柳军士吏        ,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          ,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侧面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一从正面写来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简析《周亚夫军细柳》的对比、衬托的手法)

【重难点归纳】

“真将军”形象的塑造。

在理解课文内容、解决疑难词句的基础上,探讨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兼顾汉文帝。重点探讨作者高超的写人叙事技巧,理解这种正侧面结合、对比衬托的写法,并能灵活运用于作文。

【课时综述】

本文主要记叙了汉文帝细柳营劳军的故事,重点勾画出周亚夫这样一位“真将军”的形象。两陪一正,两虚一实,对比映衬,使周亚夫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结尾文帝的议论,仍以霸上棘门做陪衬,对文帝、亚夫,一笔两到,既突出亚夫,有显示文帝的知人善任,深明大义。



三、文段训练场

    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1—4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军霸上(        )              ②上自劳军(        )

③军士吏被甲(        )          ④居无何,上至(        )

(2)选出与“以备胡”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B.以残年余力

C.静以修身                    D.公亦以此自矜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壁 门 士 吏 谓 从 属 车 骑 曰(主谓之间)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子为动,改容式。


(2)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4.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课文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

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B.课文开头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的情况,为下文写文帝在细柳营遭遇到的情况作铺垫。

C.文帝到霸上和棘门两处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营却是两次不得入,直至天子下

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可见细柳营军纪严明,将士目中无人。

D.课文末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

的风范。

参考答案:

【文本研习】

1.亲自到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无将军之令不开营门;军中不能驱驰,只能徐行。

2.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刚正不阿,恪守军礼;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周亚夫这样治军有方的将军。

3.治军之严;怠慢皇帝;过分拘泥于军纪;深明大义。

4.(1)①在细柳军两次受阻,“不得驱驰”“按辔徐行”。 ②刚正不阿、恪尽职守。(2)全副武装;传达将军的指示。


文段训练场

1.(1)①驻军;②慰劳;③同“披”,穿着;④经过。(2)C(A.把;B.凭借;C.表目的的连词;D.因为。)

2.壁 门 士 吏 / 谓 从 属 车 骑 曰

3.(1)皇上被他感动,神情变得严肃庄重,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2)至于周亚夫,难道是能够侵犯的吗?

4. C(并没有体现将士们目中无人)


习题

第1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军细柳(          )      ②军士吏被甲(        )

③将军约(        )        ④天子为动(        )

⑤使人称谢(        )      ⑥上自劳军(          )

解析

(1)驻军。(2)同“披”,穿着。(3)规定。(4)感动。(5)告知。(6)慰问、犒劳。

第2题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已而之细柳,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③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解析

①随后,(皇上的车队)来到了细柳军营,军营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剑,弓拉满月。②皇上被感动了,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周亚夫表示敬意)并派人宣告。③刚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简直像儿戏一样,其将士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

第3题

用原文语句回答。

文帝劳军,到了细柳营,遇到了一系列意外。意外是:

①                                                                           

②                                                                           

③                                                                           

④                                                                           

解析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②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③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④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第4题

从文中看出“霸上及棘门”驻军的军纪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细柳军营”的军纪是__________________,鲜明的对比,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防备松懈、军纪涣散 ;守备森严、军纪严明;周亚夫令行禁止、恪尽职守、治军有方。

第5题

苏州知府姚公善①,多才下士,在郡闻有才者,必躬诣之。有王宾仲光②,博学能文,隐于医。姚公过之,宾不为礼,姚公笑而退。明日,又过,宾衣母氏布袄,持扇佯狂踞坐③,姚公止,与语,辄吐涎仆跌,姚公又笑而退。洎④三过之,始款⑤论如平生。又有俞贞木⑥者,姚公以米贶⑦之,而误送钱继忠⑧所。继忠以太守所贶,勉为之受。他日,贞木见姚公,姚公言贶米事,贞木曰:“吾不知,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姚公曰:“继忠如何?可得见乎?”贞木曰:“可。”姚公乃使人迎之。继忠曰:“吾民也,姚公太守也,太守与民分⑨如是之绝,吾不得诣府。然太守主也,吾为儒,宾也,以宾主相见,必在郡学乃可。”人以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明日诣学,继忠已先在,遂抗⑩言曰:“太守以民待继忠,继忠无所置身,若以儒见待,请就宾位。”姚公许诺,即堂上相再拜。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姚公甚重之。

(选自明·刘昌《悬笥琐探》,有删减)

【注释】①姚善:人名,明建文时忠臣。②王宾:人名,字仲光。③踞坐:蹲坐。④洎(jì):到。⑤款:诚恳。⑥俞贞木:人名。⑦贶(kuàng):赐,赏赐。⑧钱继忠:人名。⑨分:区别。⑩抗:同“亢”,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必躬诣之(      )            ②明日诣学:(      )

③姚公乃使人迎之(      )      ④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      )

(2)选出下列“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继忠以太守所贶

A.公亦以此自矜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军细柳:以备胡(《周亚夫军细柳》)

解析

(1)①亲自。②到,到……去。③派、让、叫。④离开。(2)A(A.因为;B.表目的;C.凭借;D.表目的。)

第6题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宾 衣 母 氏 布 袄

解析

宾 /衣/ 母 氏 布 袄

第7题

(1)难道(恐怕)送到我的邻居朋友钱继忠住所了吗(吧)?(2)那人把(他的话)回复给了姚善,姚善笑着答应了。

解析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

(2)人以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

第8题

简要概括选文写了姚善哪几件事?主要表现了姚善的什么特点。

解析

第一件事:三次拜访王宾;第二件事:送米给俞贞木,却误送给钱继忠;第三件事:结交钱继忠。重视人才、礼贤下士

【译文】

苏州知府姚善,才华出众并能礼贤下士,在郡里听说有才能的人,一定亲自去拜访他们。有一个人叫王宾,字仲光,学识广博善于写作,隐居行医。姚善拜访他,王宾不以礼相待(不见他),姚善笑着回去了。第二天,又去拜访,王宾穿着他母亲的布袄,拿着扇子装疯蹲坐着,姚善停下,和他说话,(他)就吐着唾沫跌倒在地上,姚善又笑着回去。到第三次去拜访他时,他才像平时一样和姚善诚恳交流。又有一个叫俞贞木的人,姚善拿米赏赐给他,却误送到钱继忠的住所。因为是太守赏赐的,钱继忠勉强地接受了。过了几天,俞贞木拜见姚善,姚善说到赠送米的事情,俞贞木说:“我不知道这件事,难道送到我的邻居朋友钱继忠的住所了吗?”姚善说:“钱继忠怎么样?可以见一面吗?”俞贞木说:“可以。”姚善就派人去接他。钱继忠(对来人)说:“我是一个平民,姚公是太守,太守和平民区别很大,我不能到府上去拜见。然而太守是主人,我是儒生,是客,按照主客相见的礼仪,一定要在郡学才可以。”那人把(他的话)回复给了姚善,姚善笑着答应了。第二天到郡学去,钱继忠已经先到了,(见到姚善)就高声说道:“太守您用对待平民的方式接见我,我就没有位置坐了,如果用对待儒生的方式接见我,请让我坐在客人的位置上。”姚公同意了,(两人)就在堂前第二次相互拜见。钱继忠把袖藏的书册交给姚公就离开了,姚公非常器重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640评论 6 50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254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011评论 0 35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55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74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10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5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57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17评论 1 31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94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021评论 1 35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35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54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3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54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224评论 3 3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74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