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不知不觉已经进行了三个年头,在这三个年头里看到了。一起学习的这个小伙伴的成长历程。同时也看到他们的进步和提升。今天的案例是平时见到相对少点。感受到咨询师老师的成长之迅速。也感受到来访者想让咨询更好一点,看到更多的视角,咨询已经做的非常成功。咨询时还是在精益求精,一场咨询就4-5句话,让来访者感到非常舒适,并且打自己想要的效果。咨询师老师的几次沉默也让来访者反馈很舒适。
中国家庭需要哀伤辅导。中国每天大概有数以万计的各种死亡事件,自然死亡,病死和意外死亡,一个死者前动的是多少个亲人之友的心,死者的好亲朋好友都怎么来度过这段黑暗的日子,谁来帮助他们走出哀伤的阴影?
哀伤辅导强调以下四个目标:
1.增加死亡的现实感。
2.协助当事人处理以表达的和现在的情感。
3.协助当事人克服丧失后在适应过程中的障碍。4.鼓励当事人向试着告别。同样我认为爱上辅导者不要采用那些对儿童当事人没有帮助的陈词滥调,如做个勇敢的女孩,生活是为了活下去,一切都会结束,你要站起来,你会坚强到底,生死离别是人生最大创痛,人们必须借由表达悲恸来哀悼失落,宣告分离。并且重新建立新关系,否则必会造成身心的不适甚至疾病。而无法走出悲伤。
未经处理的创伤类似于一个存在于当事人脑中的记忆肿瘤,虽然可以正常阻止共存,但是也会长大,早晚成为活动性病变。他们会碎片样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这种碎片样的形式归功于对创伤的常用的防御机制。如分离或回避这些手段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和减免创生的灾难性影响而存活下来,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一般的创伤处理过程的困难,一个人虽然在创伤的环境中通过人格解体,身体精神的分离,很好的保护自己,但也留下了混乱的感觉以及大量的主观,不是感觉具体疼痛,强烈的不适感,羞耻,仇恨,病态的自责感,陌生等等。
好奇:是什么让他对这个人和其它就有了这种情绪?在生活中和其他人的关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绪?他期待咨询师老师如何帮助他。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期待自己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是他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