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不管是不是像传闻中说的那般,说这是三毛老师想象中的撒哈拉,但我还是陷入了三毛笔下魅力十足的撒哈拉,就像会蛊惑人心的巫术一般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个wonderland,仿佛同三毛一起在这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在那同一片天空下有过同步的呼吸,通过三毛的眼睛领略到了她独一无二的风土人情,一起融入她宽广的胸怀里,即使呼吸中都充斥着黄沙的气息。

        在这个犹如梦境的地方,大部分故事都好似围绕着三毛和荷西,荷西是最懂她的人,也是一直包容对三毛好的那个人,完全是三毛的灵魂支柱了,所以到了故事结局才会出现悲剧,当荷西离这个本坚强勇敢的女人而去的时候,好像她的世界都为此崩塌了一般,没了荷西也就没了三毛,这个男人已经是她的全世界了,父母离世荷西也抛弃自己自私地走了,终究是不敢独自孤身地活在世上,失去了生的意义一般,毫无挂念地潇洒地就那样逝世了。确实令人唏嘘,不过想想,能够遇见荷西这般知她懂她爱护她的也真是极其幸运了吧,今天有幸看完冯唐老师的《不三》,其中有句书友的评论真的有触动到我,用在此处来说明三毛和荷西的感情也是合适的,“有的人一辈子只能遇见一次,有的人失去了就是一辈子”,或许该感谢荷西的情深不浅,感谢他的不离不弃,感谢三毛也能够那样深爱他,开个玩笑说,他们俩让我重新相信了爱情也不为过。两人的感情在沙漠中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三毛对沙漠的向往让她有了前往沙漠的愿望并在坚持下实现了自己的莽撞的想法,这或许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蓄谋已久的行动。反观荷西,这个男人无条件支持了三毛,他不仅是尊重了自己喜爱的女孩非常突兀不合理的请求,而且为了她,他甚至提前前往沙漠在那工作熟悉环境。感情里本就忌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另一方的身上,恋人间需要的相互尊重以及对恋人的无条件支持,你应该是为了她而可以和世界为敌,而不是为了全世界为了你所谓的大义与自己的恋人作对,在这点上需要像荷西学习。

        越是美丽的东西越是危险,撒哈拉也不例外,坏人会在你抱着所谓善意靠近时欲加以伤害,那里的风气坏到离谱,我有时想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多么幸运啊,你看看那些落后的国家,恐怖分子猖獗,抢劫,枪杀,强奸案,故意杀人,爆炸案等,是多么频繁地出现在新闻中,这些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敢也不愿面对的现实。为什么会这样呢?是韩国政府面对世越号救援熟视无睹的腐败与无作为吗,是印度面对强奸猖狂冷漠的习以为常与被封建落后束缚的落后思想吗,还是伊拉克活在高官演讲里的空中阁楼吗?再看看撒哈拉里的人们,封建迷信到了令人咂舌的程度,明明是摄像机却被当成摄人心魄的黑盒子,明明是镜子却被当成是更厉害的巫术之物,当地的人民对其的无比惧怕也足以看见封建落后思想对这些未曾涉世的落后民族的毒害,你又如何想象他们得知其他对我们来说再平常不过的那些科技产品呢。这里的女性和奴隶都是没有尊严的可以被买卖的货物一般,成为权贵实力的象征,一生只能活在歧视与被奴役之中,也是一种悲哀。这里的风俗也着实让人作呕,让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少女出嫁,她会得到爱情这种东西吗,答案是根本不会,对自己的丈夫只存在服从,也许是爱情的星星在那个被畜生侵犯并且当作炫耀资本的晚上就已经坠落了吧。

        即使如此,即使对着这帮恶民,这帮自私的家伙,三毛却还是那么善良宽容,这才是真正地大爱,不参杂私人感情的同情与怜爱。即使为隐藏在美丽背后的危险与黑暗所伤,却依然热爱撒哈拉,热爱这里的一花一树,热爱这里的这些让人又爱又恨的人们,保持自己的赤诚之心,这才是三毛想要给我们看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次听说“三毛”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那段时间,每天固定时间在电视上看《三毛历险记》这部动画片是一件常事...
    微光666666阅读 1,294评论 0 3
  • 对于三毛的这一本书,我只能有“沙漠中的奇葩”来概括了,不得不说,这些沙漠中的事都是我未曾听闻过的,这也勾引起我极大...
    多杰泽登阅读 710评论 0 3
  • 这本书写了三毛在西属撒哈拉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有三毛的结婚记,娃娃新娘姑卡的婚礼,三毛与荷西的荒山之夜,哑...
    石间阅读 1,668评论 0 9
  • 之前中小学时三毛的大名就如雷贯耳,但是从来没有看过三毛的文学作品。还一度以为《三毛流浪记》写的是三毛的故事,无知好...
    handsomexian阅读 782评论 0 1
  • 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天气:阴转小雨 简书,好久不见!想你了。 最近有朋友问我,怎么好久没写简书了?没想到有...
    缳缳阅读 38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