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不是一门学科,“演说家”也不能被称为一种职业。
-《演讲的逻辑:关键时刻,真实、清晰、高效的表达》
-陶俊 五顿
说到演讲,你会想到什么?
是不是会想到一个人,站在一个舞台上,然后下面坐着很多的观众听他说。就像ted演讲那样。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还会觉得,演讲太高尚大了,和平凡普通的自己没什么关系,这都是演说家,或者是行业精英们做的事情。
可是在《演讲的逻辑:关键时刻,真实、清晰、高效表达》这本书里,作者陶俊和五顿却告诉我们,演讲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每天会去做的一件事情。
比如临危受命的一场会议主持;或者关系着未来的一场重要面试发言;也可能是孩子家长会上的一个自我介绍。
在这些场景里,你会因为不同的需求,让自己在几人或者几十人面前,描述和表达自己和想法,这个表达和描述的过程其实就是演讲。
而我们都希望别人能在自己说完之后,明白自己说的是什么。
这时可能就需要,把我们把自己的想要讲出来的内容,做一个逻辑整理。
比如把你已经知道的知识观念,做一个梳理,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还会用一些新的知识,对这些已知内容做一个加工,最后在脑袋里过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了,才开口说出来。
那这个整理逻辑的过程,也是演讲带来的一种学习方式。 而这个“输入”和“输出”的整理过程,还让我们拓宽了自己的语言世界。
比如,为了能在部门会议上,让领导重视自己的方案,你会尽量用让对方听的懂,有感兴趣的方式来讲解方案。
比如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为了能给老师一个好印象,你可能会在介绍自己的时候,顺便提一下对方的喜好。
就像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的一句话:“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只有当我们说的话,让需要的人听懂听进,才会产生价值。
所以,演讲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日常生活里需要和别人交流的每一个瞬间。
现在的你还会觉得演讲离自己很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