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台民居爬坡上坎消耗了不少体力,只好坐在花盆巴扎维族大叔家的椅子上歇脚,忽地就瞥见街角有家卖烤包子的,现烤现卖,美食怎能错过呢?路对面支起了几顶大阳伞,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中,伞下混杂本地人和观光客在悠闲的喝着冷饮,烤包子配维族酸奶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搭配吧。居然没有人响应我烤包子的提议,他们只是渴到想喝水。等我买好烤包子,帆妹子他们已经点好了饮料。只见桌子上放着四个碗,每个碗里装着白色的酸奶还有冰块,喝一口,是蜂蜜的甜味,这就是我们前一个晚上在维族人聚集的街上看到的那种喝法。旁边的维族小伙也和我们喝的一样,我们称之为维族酸奶刨冰,假装一下本地人。一抬眼,却看见了街角还有一家打铁铺,这在内地几乎看不见了,真是奇妙。
正式进入维族老街,如果说高台民居是老祖宗流下来的房子,古老而破旧,那么改造后的老街则是子孙们住的房子,焕然一新。正如在我们的农村老家,子孙们总是住在宽敞明亮的小洋楼中,老一辈则偏居在楼房旁又矮又黑的老房子中。高台民居的房子放眼一望皆是泥巴的颜色,颇有些老态龙钟的颓败和岁月感。老街的房子大多刷了一层外墙漆,看起来窗明几净,不少人家大门口绿意盎然,露台上装满了花花草草,看起来生机勃勃。两层或三层的小楼,四四方方的形状,拱形的门,拱形的窗子,斑驳的琉璃瓦镶嵌成拱形的点缀,还有些配上尖尖的塔,银色的星星和月亮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着光。漆着红漆黄漆或蓝漆的大门上有着精致的雕花,也有人家干脆挂上一道棉门帘,还有殷实人家直接在门口停上一辆小汽车。
一位维族大爷站在自家门口笑眯眯的看着我们,我们透过他家开着的大门好奇的看了一眼,只见门里别有洞天,干净明亮的地砖贴的是民族图案,二楼的栏杆是明亮的原木色,颇有些楼中楼的味道。小朋友们完全不露怯,也许是见的游客多了,纷纷跑到我们的镜头中来当主角。一位维族帅哥带着他的小儿子在门口愉快的玩耍,经过父子俩的同意,我们纷纷跟他们合影,结果站在一旁的一位小姐姐不干了,见我们笑的开心,她就一直在墙边站着,一声不吭,慢慢咀嚼着巴在李子核上的肉,偶尔又双手作出抱臂的姿势,脸上的表情像是嫉妒又像是羡慕,更是一种不屑,完全可以做一个表情包了,看得我们哈哈大笑,小姑娘却仍然一本正经。
不少人家门口都种了桑树,叶子正绿。不知是谁家的小花园里,一位维族老奶奶戴着白色头巾,穿着花色床裙,坐在一张铺着维族地摊的旧床上,大概是腿脚不便。看样子老奶奶眼神不大好,此刻双眼无神,不知是在打瞌睡还是要回想着她的青春年少。爱美的维族美女们并没有穿民族服装,合身的黑色T恤和紧身的黑色小脚裤,搭配白皙的皮肤和立体的五官,活脱脱的美女坯子。倒是我们那位长相尚可的哥们,戴着从大巴扎淘来的维族小帽冒充维族帅哥,不过效果还不错。维族小朋友们大多被妈妈们打扮成民族美少女的样子,小小年纪戴着耳钉,或戴着头巾,或穿着鲜艳的民族长裙。
穿行在弯弯曲曲的巷子中,看着经典古朴的庭院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了,当年在拉萨也是个大晴天,我和小林就是这样舒适的在拉萨八廓街上闲逛,岁月静好,什么都不用想,长长的巷子像是没有尽头,就那么随意自由散漫地走着走着。墙角还有几株积极向上的绞股蓝,正卖力爬上泥巴色的土墙,就像一幅漫不经心的画。忽然之间,竟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幻象中。这时脚开始痛起来,因为走得太久了,街边的板凳是真实的,太阳光照在身上的温暖也是真实的。
煞风景的永远是导游,因为接下来还要去牲口巴扎,只好恋恋不舍的从老街走出来。刚好是周日,牲口交易的日子。试想,一群群牛和羊陆陆续续被赶进市场,一排排整齐的排好,就像是待检阅的士兵,又像是要赶赴前线的敢死队。一旁的维族大叔戴着他们特有的小帽,把手放在长长的袖子里议价,甚至连钱都不用拿出来,就在我退一步你进一步中,用我的小牛换了你两只羊,那是何等壮观的情景。风景再好看,也要先吃饭。
跟着本地导游混的好处就是,他知道什么地方的东西好吃而不贵。司机大叔带着我们进了一家维族的茶坊,喝茶兼吃饭。小小的铺面,干净而精致,金属花艺打造的店门,一排排高脚杯倒挂在吧台上面,金色的小花吊灯从拱顶上垂下来,颇像有些异国情调的咖啡馆。坐定,司机大叔推荐了他家的抓饭,大大的一盘,油量的米粒饱含羊油,颜色鲜艳的黄色胡萝卜散落在饭中,一大块诱人的羊肉放在最上面,旁边一碟酸萝卜丝,简直是绝配。如果换乘四川的泡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还真是饿了,终于体会到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痛快,虽然喝的是维族的砖茶。门口的花坛中,漂亮不知名的花开得正好。
牲口巴扎在去疏附县的路上,离喀什市八公里,酒足饭饱后驱车前往。一排排高大的白杨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围住农田,牲口巴扎就在路边。几位骑着三轮车的维族大叔已经买好了绵羊从大门里出来,而佝偻着腰穿长衫的白胡子维族大爷正背着手往里面走,牛羊粪便的气味开始浓起来。门口卖饲料的小哥正从车里把饲料卸下来,一堆打蔫的看起来放了好多天的小苹果有气无力躺在水果摊子上,完全无人问津。三轮车经过时灰尘四起,苍蝇却还在灰尘里到处乱飞。还有一道门,牛啊羊啊可都在这道门里面。可是门外全是明目张胆卖牛羊肉的,请问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过往牛羊的感受呢?这感觉大概就像城门口有不幸被斩首示众的,可是更不幸的我们得天天从城门口经过。
进入到活禽交易市场的这道大门里面,是一排排遮阳伞撑起来的小吃店,也有不少直接竖几根木头柱子,然后搭上沾满油污的红色篷布,一个简易的棚子就搭起来了,雨天遮雨,热天遮阳。还有几间大概是办公室之类的活动板房,蓝色的夹心钢板与周围的颜色完全不搭。吃着劈柴吐着大火的土灶上扣着一口翻滚的大锅,锅里煮的可是鲜嫩羊肉,不由得吞口水。维族的小帅哥正在面板子前帮着爷爷包着烤包子,旁边的囊坑里已经飘出了烤包子的香味,羊肉串正在滋滋的冒着油。有些年头的长条板凳上坐着戴白帽和戴花帽的大叔大爷,他们正就着牛羊身上浓浓的味道,刚出炉的牛羊粪便味和食物本身的香味,正在津津有味的进食,旁边的苍蝇趁他们不注意便在碗里歇歇脚,说不定他们面前的栏杆里某头小牛小羊正好奇的看着他们吃饭的样子。
牛羊和吃饭的人群间隔了一道围栏,清一色的大叔大爷小哥,完全就是男人的天下,牛羊们倒还听话,老老实实站在空地前面,任凭高矮胖瘦的人类卖力的讨价还价。鉴于市场内的空气和苍蝇,我实在没有帆妹子那么执着的要对牛羊们来个特写,因为这种味道,这种阵仗,我小时候在我们镇上的牲口交易市场上也见识过,而且印象深刻,所以我还是把这种味道留在记忆中吧,留下帆妹子和其中一个帅哥继续探寻牲口巴扎的奥秘,我和另外一个哥们撤退到路边。
紧张的喀什行程终于要结束了,经过喀什新城,宽敞明亮现代的深圳城广州城格外抢眼,但是但门可罗雀,司机大叔忧心忡忡的说,这么漂亮的建筑,可不要到最后钱圈走了,房子烂尾了,真心希望喀什能越建越好。我们也这样祝愿喀什,因为说不定我们啥时候想念它又杀回去了。
满怀依恋的离开喀什,踏上了回库尔勒的火车。茫茫的戈壁沙漠上,一列长长的火车呼啸而过,扬起了漫天的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