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学生心灵的重要性——读《如何当好心理辅导老师》

        最近特别想多读一读关于心理学的书籍,总是觉得自己不了解学生。在与学生谈心时,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才能与我敞开心扉?当我在图书馆发现这本书时,心里很兴奋,终于可以学到一些好方法了。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才渐渐发现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讲初中与高中学生的案例,对于我这位小学班主任来说,收益不多,内心有点小失望。反思自己为了目前需要而读书,感觉读书功利性太强了。于是我努力克服自己的功利心,坚持读了一遍,细细回味,突然觉得对当代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让那些正在愤怒、咆哮的学生安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吐露心声时,作为老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当把那些早恋的学生引回正确的情感认知中,看着一个个绽放的容颜,作为教师的自豪感越发浓烈;当把企图自杀的学生拉回正常的生活轨迹,那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情。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犹如一把把揪心的锁,让我的内心充满愁闷:当代的孩子都怎么了,物质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内心却越来越空虚。

      在本书的第三章“解开学生心理上的心结”中主要阐述了从学生意志、情绪、人际交往三个方面辅导的方法。古人云“人之逆境十之八九”,漫漫人生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障碍和困难常常会不期而至,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我们教师要做的:第一,要使学生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挫折,形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第二,指导学生树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抱负第三,创设挫折情境,培养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第四,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宣泄。在学生情绪辅导上要做到:端正认知,以理育情;提高能力,以智育情;归因指导,以导育情;投身实践,以行育情;创设情境,以境育情;优化性格,以性欲情;帮助学生掌握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注意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主要从增加交往频率、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学会赞美别人、经常面带微笑四方面来辅导。

        在阅读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时,我想到了当代的教师,想到了自己,难道我们的心理就健康吗?对照书中人的心理健康标准,感觉有多少老师心理都出现了问题:我们能否了解自己,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否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是否完整和谐;智力是否正常,智商在80以上;心理、行为是否符合年龄特征。如果教师都存在问题,那又该如何教育与辅导学生呢?改变自己,丰盈自己,才会适应环境,教师心理健康,才会更好地培育学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