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张叔夜传:“宋江三十六人起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以上短短一百多字,仅仅勉强能在简书上日更一天。当我在宋史上看到这一段文字时,对宋江、张叔夜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宋史上的宋江虽然也投降了,但却是被逼无奈,不如《水浒传》中的宋江可怜可耻可恨。象一堆刚燃烧起来的大火被人很快扑灭。至于张叔夜则感觉更为复杂。张叔夜镇压农民起义军很内行,胸有成竹胜券在握。只是对付金兵就不行了,金兵入侵后,他兵败被俘不屈,自杀殉国。也算是一条铁铮铮的好汉子。
可是到了施耐庵老先生笔下,以此段文字为蓝本,硬生生的扩张到了一百二十章节,共计九十六万多字。该书不仅故事波澜壮阔,情节紧凑生动,而且刻画的人物活灵活现;性格鲜明生动。这就是最顶级作家的水平和功底。只是像宋江原本是一普通农民造反头子,若不是施老先生的《水浒传》,姓名恐怕早已泯灭于历史云烟中了。名垂青史得益于《水浒传》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的缘故。只是被刻画成那副嘴脸可憎的猥琐形象;泉下有知,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愤怒?
有一句说一千句,是作家,这叫文采。有一句说一百句,是演说家,这叫口才。有一句说十句,是教授,这叫学问。有一句说一句,是律师,这叫严谨。说一句留一句,外交家,叫辞令。有十句说一句,是政客,这叫韬略。有一百句说一句,是和尚,叫玄机。有一千句说一句,是遗言。(该段文字引用自网络)
从上面这段文字看,作家就是唯一能把一句话通过添枝加叶能凑到一千句的人;这就叫“文采”。为多数人所不能的文化才能。而最后一句感觉最为苍凉,人到了生命最后的瞬间;纵然有千言万语,万般的无奈和不舍,终究敌不过死亡。
全文九百多字,除去引用《宋史》和网络上的一段话,个人发挥也足足有六百多字,应付普通日更已经绰绰有余了。呵呵……假如是为了对付平常日更,这样的文大可掐成三截或四截,每截二百多字。另外,为了凑齐“日更教会我的那些事儿”栏目投稿要求的八百字,我容易吗?